教材分析
本课为浙教版美术第九册地12课,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原教材是一堂水墨教学课,以水墨写意的方式来表现江南民居的美。同时也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艺术表现形式去创作探索。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尝试性的把艺术表现形式换成废旧牛仔裤布贴画的形式,是因为废旧牛仔也具有黑、白、灰的色泽正好和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非常和谐,废旧牛仔布上的纹理和肌理很丰富可以将江南民居建筑的古朴、斑驳表现的很好,废旧牛仔裤上的裤脚管、裤腰等部位则可以以点、线、面的形式深入刻画民居门、窗、屋脊、瓦楞等细节达到一种意向不到的效果。本课的主要目标是:一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民居”这一民居建筑艺术风格所展现出的古朴、雅致的幽静美;二是如何引导学生用废旧牛仔裤剪贴民居,处理好点、线、面和黑、白、灰等关系,巧妙运用纹理和肌理,获得个性、童趣的布贴画创作。
教学思路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用画家吴冠中的作品《水乡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江南民居”这一民族建筑艺术风格所展现出的古朴、典雅的幽静美以及黑、白、灰和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接着是出示江南水乡民居的视频让学生欣赏感受不同视觉角度下的民居的美,一起谈谈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得作品。然后是出示废旧牛仔裤创作的江南民居作品,探讨分析色泽、纹理、肌理等造型元素进行民居的基本造型,出示牛仔裤的各个部位让学生观察、寻找,并导学生如何将这些部位应用到画面中去,起到刻画得效果,让布贴江南民居具有一种笔墨无法替代的效果。最后让学生注意房子与房子之间的主次关系,前后关系,远近关系、集体合作拼贴一幅牛仔布贴江南民居作品。在整个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如何应用好废旧牛仔裤这种材料的特色来表现好江南民居的建筑特点,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美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艺术作品和影像的欣赏,感受江南民居的美,了解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尝试巧妙利用牛仔裤的色泽、肌理等造型原素用基本形剪贴江南民居,体验废旧牛仔这种材料的特性,个性、童趣地合作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独特的审美眼光,感受布贴艺术、江南民居建筑之间交相辉映的美。
重点:在欣赏画家笔下江南民居美的基础上,以废旧牛仔布贴的形式表现一幅江南民居。
难点:巧妙利用牛仔裤的色泽、肌理等造型元素童趣、个性地表现江南民居。
教学用具:旧牛仔裤、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名画欣赏,了解江南民居。
(1)、欣赏画家吴冠中的水墨画《水乡行》
寻找我眼中的江南民居,初步视觉感知。
教师提问:猜猜画面中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将画面中的房子以块面解构出来,请学生谈谈对于江南民居的印象。
(2)揭示课题《江南民居》
二、细致观察,分析江南民居
1、欣赏江南民居影像图片,提升视觉审美。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江南民居的视频。
(2)、教师提问:江南水乡民居美在哪里?
2、探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发展个性艺术。
教师提问:刚才的视频中你最喜欢哪个视角表现的内容?哪些地方最有江南味?你能说说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吗?
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江南民居的?
教师出示用废旧牛仔裤以布贴形式创作的江南民居作品让学生猜一猜。
三、自主探究,表现江南民居
1、利用黑、白、灰色块进行造型创作。
教师出示实物的废旧牛仔裤拼贴的江南民居作品,让学生触摸、感受废旧牛仔布贴艺术与江南民居建筑之间交相辉映的美。提问:为什么废旧牛仔也能够将江南民居的江南味表现出来?(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本课的难点——巧妙利用牛仔裤的色泽、肌理等造型元素进行江南民居造型。)
(1)触摸、观察废旧牛仔裤,寻找、研究牛仔裤的黑、白、灰的色泽与房子哪些部位匹配?
(2)触摸、观察废旧牛仔裤,寻找、研究牛仔布的纹理特征与房子哪些部位匹配?
(3)触摸、观察废旧牛仔裤,寻找、研究牛仔裤上水磨、漂洗等工艺所产生的肌理与房子的屋顶面、斑驳的墙壁如何巧妙地匹配?
第一次练习:利用废旧牛仔布的色泽、纹理、肌理用基本形造型江南民居。
2、利用点、线、面细节进行深入刻画。
寻找、研究裤腰、裤内、外逢、裤脚管等部位所产生的质感,找到与房子各个部位(如石基、屋脊、窗框、门框等)产生不同的质感巧妙匹配。
第二次练习:再利用牛仔裤的裤腰、脚边、皮带扣、内边缝上特有的肌理进行细节刻画深入。
3、第三次练习:注意房子与房子之间的主次关系,前后关系,远近关系、集体合作拼贴一幅牛仔布贴江南名居的作品。
三、展示交流,评价江南民居
1、你最愿意住在哪个民居里,为什么?
2、找一找你觉得很有意思的房子,你觉得他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3、找出谁把牛仔裤的色泽、肌理等用的最有创意?
四、拓展延伸。
1、如何用撕、卷、扯、编等方法表现其他主题的牛仔布作品。
2、如何应用生活中其他的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作。
作者:顾红源(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