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
【课前慎思】
一、怎么理解“面积”?
什么是面积?什么是面?什么是积?学生最不好理解的是“面”还是“积”?“面”和“积”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面积具有可加性,那么面积为什么不叫“面和”?
从一张扑克牌有正反两面,撕去一面还有两面,再撕去一面还有两面,可否理解面是很薄很薄的,面是只有长宽没有厚度的?
不同的教材都有类似的“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我不禁要问:那么,“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到面积了,要这样正式?而三年级上学期刚刚学的“什么是周长”不是这样正式,就没有这样的学究味?是借小蚂蚁的嘴说:“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借小鸟图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什么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有老师认为“相比长度,面积更为抽象”,好像面积不抽象吧?台湾地区的吕玉英老师说:“面积这个量的属性是可以通过感官掌握的,可以用手比画或目视大小。”面积也是具象的,线段只有长度,也就是只有一个向度,而面积不仅有长短而且有宽窄,也就是有两个向度,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少些罢了。我们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活动,帮助学生从一维发展到二维,就可能会降低认识面积的难度。
以“积”开头的成语有:积少成多,积露为波,积沙成塔,积水成渊……那么,从数学上来说,是积点成线,积线成面吗?可以这么说吗?
牛顿在其名著《流数法与无穷级数》的前言中说:“可以把数学中的量看作是连续的运动产生出来的。”这句话是不是告诉我们,几何形体不仅可以从形状上看成是运动生成的,其求积问题也可以用运动的方式加以研究?
这样教学的前提是现实地认为线是有宽度的,这就与人们常说的“点没有大小、线没有粗细、面没有厚薄”相冲突了,怎么办?怎么解释?现实中那条线没有宽度呢?为什么要说“线没有粗细”?我请教了四位做数学教育的教授。第一位教授说:“数学上,点没有大小,线没有粗细,面没有厚薄是欧几里德的《原本》中的规定,它们是原始概念,没有理由。”第二位教授说:“线是一维的,只有长度、没有粗细;点是0维的,如果有大小,就是二维的圆了。”第三位教授告诉我:“那是因为点和线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因此与具象有关的大小、粗细,对抽象的点和线没有实际意义,大点小点粗些细些都不影响我们讨论问题。”我工作室的刘海玲老师说:“我认为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点的大小、线的粗细、面的厚薄是无所谓的。”那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线没有粗细”是说在讨论问题时,线的粗细被忽视了。你说有还是没有,它都在那里。在这节课上,线的粗细被我重视了。
二、怎么比较面积的大小?
“比一比,谁围的面大?”这是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教学活动,怎么比较大小?比较怎样图形的面积大小?生活中常见的是不规则的图形,学生掌握得不好的也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一开始就比较不规则的图形,是否太难了?看不出来的又怎么办?可不可以用涂满的方法来比?画线来比呢?好像有些荒唐,不过可以很好突出面积的意义啊。画出的线是有粗细的,是不是就是用长方形来比的呢?我们的祖先就是将假定图形化为宽边为一个单位长度的长方形,以这个长方形长边表示面积大小的。
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重叠,不用画线了;重叠不出,可以提供印泥,用大拇指来盖,再用小拇指来盖……剪下来称?天平称?2011版数学课标及其修订的教材,为什么去掉了“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要求?
三、追求怎样的课堂愿景?
以前的教学设计,常常移步换景,一节课要出现15个左右的情景素材,是不是太多、太碎、太杂?能否简单些,丰富点?抓住一个素材好好品味?
搜索马航失联MH370的报道,学生一定听到不少。感觉地球是个很小很小地球村的人们一下子醒悟过来,原来地球还是很大很大的。“搜索面积”可否拿来?是否人道?
数学是讲道理的。数学课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借着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初步学会怎样讲道理?小学生能够接受的讲道理是怎样的?举正例,想反例?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否太高了?
保罗.洛克哈特在《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中说:“数学是一门‘艺术’。”我们的数学教学能否艺术起来?可以试一试!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理解面积的含义,会比较面积的大小,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 初步学会“举例子,讲道理”。
3. 感受到思考数学问题的乐趣。
【课中笃行】
一、说成语,解读“面”
课前了解“积少成多”“积羽沉舟”“积水成渊”等成语的意思,可以再搜集几个以“积”开头的成语。
课上交流自己了解的成语的故事。
播放视频之后,提出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可以创造一个“积()成()”?”
二、听故事,比较“面”
讲托尔斯泰《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之后,组织学生在钉子板上用皮筋围土地。每人围3块地,分别记录在点子图上,要求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自己围的土地。
选一块最大的,与同桌比较。教师注意选择,引导学生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三、读绘本,感悟“积”
改编绘本《公主殿下来的那天》。
交流收获,总结全课。
作者简介:华应龙(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著名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