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干脆脆,有滋有味
——观袁晓萍老师《认识小数》一课有感
袁晓萍老师上课,轻松,惬意,亲和,透彻,于从从容容之间引领着学生们自如游走于数学的山山水水,自然而又美好!
按吴正宪老师的说法,学生是在享受 “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这是一种高境界,因为袁老师用我们习以为常的简单素材就上出了数学的不简单,用并不繁杂的教学手段,却呈现出了数学的广度、温度和深度。学生学得一点不累,但学生学得非常不错!
但很显然,这又是一种不易达到的境界,是袁老师多少年潜心研修炼就的。个中奥秘笔者尚未参透,这里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对老师们有点启发。
一、重学法迁移,让学生主动地学
要想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除了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还应当努力增进学生的学法意识和学法实践。
课前谈话时,袁老师借着现场的情景和学生聊起了“我知道……我想问……”的话题,并对学生明确提出了学习期望:“上课时发表意见要注意用上‘我知道……我想问……’!”这正是对学生学法意识的激发,而课堂学习就变成了学生的学法实践活动——学生在同桌交流前袁老师都及时做了再提醒,汇报交流时学生也能较好地使用这种句式。“我知道”和“我想问”是学生学习的两股重要推动力,“我知道”重激发学生的“已知”(会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我想问”重在激发学生的“未知”(会提出待解问题),由“我知道”发展到“我想问”正是学习前行的基本路径。
再比如,在引出生活中的小数例子后,袁老师在PPT上呈现下图:
图左的价格信息,暗含着很多的思维因子和知识营养,耐人寻味。而图右侧那些通俗易懂的问题,其实正是学生拾阶而上的学法台阶,循着这些台阶,自然就能抬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学材设计,让学生精准地学
优质的学材是唤醒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活动载体和便捷通道。袁老师深谙此道,在学材设计上颇有独到之处。
比如,开始的“记录数学书的价格,看谁记得又对又快!”活动,袁老师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呈现下图后快速隐去,学生看不清自然记不下,引起他们心理上的二次期待;
第二步,慢速呈现,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而把握图中的数学结构,学生开始独立记录;
第三步,呈现学生的记录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记录为“6元7角6分”,袁老师探问“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记下价格”,“6.76”终于由“第一个把小数带进课堂”的学生写到了黑板上,可谓隆重登场。“你更喜欢哪一种?”几番对话之后,写起来更为简便的小数得到了更多的认同。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份学材,因着袁老师的精心设计,带来的却是如此丰富多元的学习滋养。
再比如,袁老师课堂上对两段微视频的使用。
第一段是“小数的历史”。
简短的视频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因子,既传达出了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推介了小数在国外的发展轨迹。是文化的熏陶,亦是思维的启迪。
第二段是“一起来表示0.8元”,动态演示了由钱币图到长方形图、线段图,再到计数器、数位顺序表的变化过程。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直观模型的变化,实现了多种表征方式的自然贯通。此时的微视频有效发挥了“微提示,深思考”的作用,虽过程简短,但自然充分、一气呵成,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表达,深入体味这其中 “变与不变” 的数学要义。这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思想与情趣的自然碰撞和深度融合。
三、重学程再造,让学生深入地学
多数教材在编排“认识小数”时,都会借助分数的桥梁,体会“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联系。北师大版没有编入体会分数和小数联系的内容,该教什么?又该怎么教?
袁老师的选择是,把小数放在数的体系中,从数(整数、小数)的整体关系网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建构对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在“你圈我写”的活动环节表现得十分充分。“1.11元”出现后,在百分位上每次“0.01元”往上叠加,直至“1.19元”到“1.20元”这一重要思维拐点的出现,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小数中的“满十进一”,再往后在“1.20元”的基础上,每次“0.1元”往上叠加,学生又经历了“1. 90元”到“2.00元”的又一次“满十进一”。而且,袁老师还把整数学习中的重要教(学)具——计数器引入进来,用得恰到好处。由此,整数中熟悉的“十进制”拓展到了小数当中,这既是对十进制的完善,也是对小数意义在思想方法层面的一次深度建构。
这种教学用意在“一起来表示0.8元”微视频的播放和分析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前面已有分析,不再赘述。
最后提个问题:“数源于数”,袁老师试图用学习整数的方式来同化小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创意非常可贵,也在教学活动的后半段有所体现,但我感觉还可以做得更充分些,比如前半段加入一点整数的复习活动,并着意凸显十进制的思想方法力量,与整数“小单位累加为大单位”的思路不同,小数采取的是“大单位分割为小单位” 反向延伸思路。这样十进制就真的起到了贯通小数和分数的作用。是否可行?期待老师们更新的探讨。
(作者:山东省淄博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 张良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