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在课堂
——赏吴正宪《比的意义》、朱乐平《高》、唐彩斌《三角形面积拓展练习》有感
一节是与“数与代数”领域的,另两节分别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新授课与练习课。吴老师展现了特有的优美旋律,朱老师保持一贯的睿智冷静,唐老师展现年轻人的思想技术。内容迥异,方法不同,看似本无联系的三节课,却共同演绎了一部和谐的合作曲。“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这“真情加智慧的课堂”来自于三位老师已经将教材吃透,将学生吃透,将课堂吃透……“透”在课堂,就像武学中打通了“任督”二脉,达到最高境界——“无招”,令人赏心悦目。
一、“透”在关注内容的前世今生
听吴老师的课,享受着“爱与美的旋律”,层层深入,细致入微,涓涓溪流,润物无声!吴老师向我们呈现了课堂如何把儿童放在心上的鲜活例子。内容是科学,教学是艺术,吴老师就是一位将科学与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大师。而这节课,笔者更多想说的是吴老师是怎样将课上“透”,是如何关注孩子学习内容的前世今生。
我们不妨回顾吴老师的几个重要板块: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比。
师:你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哪里见过它,听过它,或者你心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金龙油广告中1:1:1;足球赛中;考试成绩比高低;溶液中沉淀物与水的比等等。
吴老师顺势捕捉了孩子所说的溶液,让孩子说说这里有一杯奶,你准备怎样配备奶粉和水,说说你认为的“2:1”的意思?
师追问:如果是配10克奶粉,需要多少水?20克,100克呢?配400克水,需要多少奶粉?在配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孩子通过自主解读,自我建构,发现“比”与“份”、“倍”息息相关,发现了“比”是有规律的,感受比是有顺序的,体验了变中有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再让学生来自主练习身高的比(需要单位的统一),学校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加深了比的意义的理解,再从同类量的比延伸到不同类量的比:“从北京到上海全程大约1500千米,大约行驶了5小时”,“从杭州到北京全程大约1500千米,大约行了15小时”,感受到比是一把可以度量的“尺子”,从而拓宽了比的内涵与外延!这样的学习,关注了孩子的数学经验、生活经验、认知经验,把“比”的学习放到了整个数学学习的体系当中,孩子最后用“顺序、浓度高低、判断、明了直观、一看就懂、应用广泛……”等等关键词来描述他心中的“比”,真正做到了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
二、“透”在课程整合的经验积累
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也没有粉饰胡哨的花架子,有的只是真实和常态,却往往独辟蹊径,令人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在朱老师身上我们不仅会看到教学的理性与智慧,更能领略到什么是课堂的从容与冷静。朱老师给笔者最大的体会就是,要把课上“透”,数学其本身的内在逻辑才是课程整合的精髓,数学的灵魂自然是数学,如何让孩子将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如何积累孩子的经验,把学习当成孩子的真正需要,朱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与诠释。
先来回顾朱老师别开生面的引入:
出示课题:高
师:你会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长方形的高、正方形的高;一个物体的高度……
师请一个孩子站起来,跟老师比比谁高?你有什么办法看上去比我高一些?
孩子站在椅子上,老师也站在椅子上,学生再爬到桌子上。
师:如果老师也站在桌子上会怎么样?在地面上我比他高,站到椅子上他就比我高了吗?我们俩到底谁长得高?
出示图:小明的身高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小明的身高?指的是哪一条线的长度?
生:从脚底到头顶的距离
师:那什么叫小强、小红的身高?人其实是很多的,独立思考:想一想,什么叫一个人的身高?同桌交流:说一说:什么叫一个人的身高?
出示:一个人的头顶到脚底板的距离,叫做这个人的身高。
课件出示(一个人蜷缩躺在床上)从头到脚底,这是不是一个人的身高?
出示:规定:在直立时
师(出示个体与群体的人):上面的说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都是从头顶到脚底板的距离,前面是某一人的身高。
生:不同的地方是下面是不管哪个人都可以,随便哪个人。
得出:要比较两个人的身高,就要先说好(规定好),一个人的身高是什么意思。再想办法比较出两个人的身高。
出示:比较两个三角形谁长得高?(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高)要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高,先要做什么?
与其说让孩子明白需要一种“规定“,还不如说如何唤醒孩子已有的经验,让孩子主动建构,“在三角形中,从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然而,当规定变成了孩子需要的时候,就激发了他内在的强大的学习力,关键是又链接了他刚刚是如何得到“身高”规定的已有经验,迁移的学习就变得水到渠成。惊叹!原来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完全是可以让学生“悟”出来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体验的教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智慧的教学——“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种智慧比方法更丰富,比策略更艺术!“知识求多,更要求联”,正是有了对“联”的独具匠心的思考,才将课堂升华至艺术的境界!这也是广大数学老师追求的数学学科本身需求的课程整合!没有华丽的课件,没有热闹的氛围,没有生动的词藻,如同一片看似宁静的西湖水,实则暗涛汹涌,波澜不惊。带给了学生,也带给了我们每一位听课老师太多思考。感谢朱老师独特的教学魅力。
三、“透”在变式挑战的融会贯通
感叹于唐老师在教学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练习课是教学中的难题,即使是千课万人,出现的概率也很低,然而唐老师却乐此不疲。每一次,总能让笔者体会到唐老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勤奋,体会“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求索,看到今日“灯火阑珊处”的成功。数学,自然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根本,思维是怎样发展呢?唐老师的课中总是让孩子不断地经历“变”,自主地“变”,变才能让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让知识理解得更到位、更深刻。
回顾一下唐老师的“变”吧!
变一:现在我们来求三角形的面积,可是三角形还不知在哪里?
有一个长方形ABCD,AB长8厘米,CD长10厘米,E,F,G,H分别是AB、BC、CD、AD边的中点。请你自己从8个点中选择3个点,围成一个三角形。并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时,教师先出文字,让学生根据文字想象尝试画图,再出完整图。
2.学生活动。
(1)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2)选择三个不同的三角形。计算面积。一个尽可能大、一个尽可能小、一个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
(3)小组交流,讨论:哪些不同的三角形面积却相等,为什么?
2.讨论:
|
图1 |
图2 |
图3 |
你找到的三角形中 |
最大的 |
不大不小的 |
最小的 |
三角形 |
|
|
|
面积计算 |
|
|
|
投影出示学生画的三角形。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注意让学生找到不是直角的三角形的也是最大与最小的面积。
师:有没有面积30的三角形?10,20,40都有,有没有30的吗?你能找出来吗?(学生展开从不可能到可能激烈讨论,完成了任务)
变二:三角形隐藏在更复杂的图形中。
1.有两个正方形ABCD和FCEG,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F是CD的中点,E在BC边的延长线上。
学生活动:
(1)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2)选择三个不同的三角形(非直角三角形)。计算面积。一个尽可能大、一个尽可能小、一个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
(3)小组交流,讨论:哪些不同的三角形面积却相等,为什么?
3.讨论:
|
图1 |
图2 |
图3 |
你找到的三角形中 |
最大的 |
不大不小的 |
最小的 |
三角形 |
|
|
|
面积计算 |
|
|
|
当学生找到面积最小的三角形DEF进行计算后,老师话锋一转,有没有更小的呢?有一个很窄的三角形(出示AGE)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在唐老师的精心设计中,孩子们练习的自主性强,思维在不断地接受挑战,尤其是“10,20,40都有,有没有30的吗?你能找出来吗?”“有一个一个很窄的三角形(出示AGE)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这两个问题,一次将课堂推向另一个高潮,另一种境界,数学美,应该是一种思考美。这种美是数学的真正“理趣”!当唐老师利用几何画板将“看起来复杂,却做起来简单”、“做起来简单,想起来复杂”的三角形AGE面积解决的时候,在座老师与学生无不被唐老师高超的课件制作技术折服,技术也真正起到了为教学服务(当然,在学生解决三角形BDF面积的使用可能更自然,供唐老师参考),等积变形另听课老师叹为观止!用唐老师自己话说:“什么是核心素养?就是一头连接着完整的人,一头连接着真实的世界。”思想+技术,这才是理想的课堂!教学,多站在教育的角度。探究“为什么”才能产生数学教学的本真追求!
不同设计思路,不同的课,演绎了说不完的精彩!追本溯源,是三位老师都抓住了学生学习数的 “根”,把数学的“根”留住,不同的乐谱,却奏出了同样的和谐:数学还是那个数学!教孩子能学“透”的课堂!
(作者:原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小学数学教研员 李加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