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如一坛陈年的酒,散发着阵阵浓郁的酒香;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着迷人的神韵;如一首经久不衰的名曲,唱响着神州大地。而今年的我十分荣幸地赶赴杭州参加了这场语文盛宴,更准确地说是一场精神的盛宴。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不过还是聆听了多位专家老师的精彩讲座和报告以及名师们那一节节让人记忆犹新的示范课。在两天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位老师关于《最后一头战象》的同课异构课以及最后的一个精彩的辩课。
第一堂《最后的战象》是由中国大陆的青年名师何捷老师示范的。在课前,何捷老师提出学习本篇文章的一个关键词“鉴赏”。并且引用了叶圣陶先生的话:鉴赏的主角是我;鉴赏的方法是我的读书方法;鉴赏的乐趣是看到文字背后。通过这个铺垫,何捷老师让孩子们去意识到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已经不仅仅要关注到文本的内容和结构,更主要的是关注到文字背后所深藏的东西。在本堂课中,何捷老师紧紧抓住文章作者沈石溪老师关于动物小说创作自述中“动物就是人,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这一点来开展教学,即开始课文的“寻情”之旅。在课的前部分,何捷老师通过抓住文章第3段中战象嘎羧在被村民救回的生活情节的描写中的几个关键词:悠哉悠哉、闲逛、东家、西家,让孩子来体会村民对于战象嘎羧的情感;接着再抓住嘎羧在离开寨子前找属于自己的象鞍,来让孩子们体会嘎羧对于象鞍的特殊情感;紧接着又出示文中12和13自然段,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来关注体会情感的细节。孩子们非常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人找到了“村民泣不成声”;有孩子找到了“老人和孩子捧着食物喂嘎羧”;也有孩子被嘎羧离开寨子前绕着寨子走了三圈的情节所打动。随着课文的深入,何老师又把情感聚焦在了文章14自然段,在这短文中何老师绕过孩子通过抓住嘎羧最后的举动:最后的吼声、最后的依恋、最后的归宿,来体会文中嘎羧在最后所蕴藏的情感。本堂课在这这一层层的推进中达到了高潮。整个一堂课,何老师由“情”入手来作为一条鉴赏线,并且选择了几个鉴赏点来鉴赏这篇课文。
第二堂《最后的战象》是由来自中国台湾的葛琦霞老师执教的。本课堂最吸引人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上课伊始,葛老师就介绍了本篇课文的题材为动物小说,并且让孩子们区别动物小说和童话。随后让孩子们明白小说故事的6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问题、解决方式、结果。这些都为接下去课文学习做了一个铺垫。在第二个环节中,葛老师就下发了一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完成。任务单围绕着最后一头战象,要求填写时间、地点、人物、问题、解决方式、结果这六要素。接着就让组长依次进行报告本组的学习成果。这样的环节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第三个环节是设计了让小组找找说说本篇课文的优点,提示可以从文句、故事布局、人物刻画、内心情感等方面来入手。这个环节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文本的具体描写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着手,可以从人物的声音、动作等方面来刻画人物,也可以人物内心的具体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在最后一个环节,葛老师设计的是学习描写,其实这也是学习情况的反馈。同学们通过观看一个短片,来观察人物的动作、细节等来完成一个短文描写。整节课下来,葛老师很好地诠释了语文最为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课堂开始老师交给了同学们一个方法,接着让孩子们运用老师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来让同学自己亲身参与讨论学习本篇课文。最后再把这种方法迁移到课外的练习,这是一种实践。正如葛老师自己说的:我喜欢带着孩子去实际操作。
马来西亚的黄先炳老师带来了第三堂《最后一头战象》。黄老师的这堂课一开始就给了我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学习要有一种辩证思考,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态度。在上课一开始,他就提问学生对于文章故事的真实性的思考。这堂课给我的第二个感受就是黄老师对于还原创作过程的探究,课中插入了课文素材来源和作者写作意图。黄老师通过课文原本的故事素材来引入课文的学习,将课文分为了发现嘎羧、饲养嘎羧、告别嘎羧这三部分。整个课文的高潮设在了告别嘎羧的这一情节上。这个情节上又适时插入作者的写作意图,着重理解“崇高”的感情。在告别嘎羧的情节上又安排了“渐渐衰老”“取回象鞍”“离开寨子”“临终挖坑”这四来具体片段来展开学习体会。让学生来说说在每个片段中嘎羧是怎么想的?而作者又是怎么想的?这个环节的展开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细细体会那时那刻的嘎羧的内心世界,以及那种崇高的感情。整节课立足文本,却又超越了文本,我觉得很好地诠释了本次“千课万人”的主题——新常态课堂。
在结束了三堂同课异构的《最后的一头战象》后,又开展了有陈金铭老师主持的辩课。在这个活动中三位老师以及干国祥老师都展开了积极地辩论。三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而在这个过程中干国祥老师的一个观点让我深有体会:文本好比是山核桃,老师处理文本有两种方式,,一是老师咬不动山核桃就在山核桃外面裹层糖浆给学生常常;二是咬开整个山核桃。反思我们现在的教学,很多老师何尝不是因为咬不开山核桃,而选择在它的外面裹层糖浆给学生尝,导致学生无法尝到山核桃的真味,体会不到语文的真味。让我们从文本解读开始,咬开山核桃,让语文回归本位,还语文本真!
(浙江省 潘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