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 相约“千课万人”
2016年四月,春雨如酒柳如烟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西子湖畔,参加了一次浪漫的培训。这是一个邀请函里都会夹着千纸鹤的培训,一个课间音乐都会连成篇章的培训,浪漫和严谨奇妙地组合在了一起,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一场豪华的盛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纳和融合是此次盛会的一个亮点。不同的精彩在会场演绎,台湾和大陆海峡两岸风格迥异的课堂在会场呈现自不必说,重情志和重文用的课堂百花齐放让人目不暇接,甚至观念完全相反的声音都在会场响起,薛瑞萍觉得教学内容必须契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否则儿童会日渐消瘦;陈琴则认为要熟读成诵,不管学生能否理解,先让孩子背了再说……
尽管如此,没有人觉得突兀,因为大家都在寻找着语文教学的“新常态课堂”,守正出新,洗尽铅华,返朴归真。老子云:“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教育能守住“常态”便是遵循了大道。正如“千课万人”所倡导的那样:字求正,音求准,听求敏,凡事皆求规律。读求境,文求通,话求顺,万变不离其宗。
回荡在会场的声音也是精彩纷呈的,王崧舟老师的苍茫深远,薛法根老师的平和睿智,朱文君老师的轻松好玩,孙双金老师的娓娓道来,陈琴老师的滔滔不绝,虞大明老师的深情款款组成了一首奇妙的交响乐,这其中最有力的,带给大家最多启发的该是一个轻轻柔柔的,带着台湾腔的声音,这声音的主人就是瘦削雅致的李玉贵老师。
李玉贵老师讲授的课文是《蝙蝠和雷达》。读完课文之后,她便问孩子们:“读完有没有问题要问的?”六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几乎丧失殆尽,没有任何问题,他们觉得自己全懂了。
李老师让大家再读课文,比刚才更快地浏览,在想要问的问题前面打上一个“?”。读完之后,先不发言,把自己想要问的、想要知道的问题说给同桌听,接下来李老师的提问让我们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告诉大家,你旁边同学的哪个问题你都没想过,很有趣,很特别。”倾听与尊重的教育就这样轻轻巧巧地进行着,没有一颗敬重的、卑微的心灵,哪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妙处呀,孩子们的发言还是不够精彩,这是我们教育的小小悲哀,每个人都在竭力地表现自己,却忽略了欣赏别人。
李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一类科学性的文章,要开动脑筋读,要把不懂的弄懂,还要想真的是这样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要做一个主动的读者,这样每篇文章就都与你有关系了。”她从第一段开始带领着孩子们开始了笨笨地提问,鼓励大家把自己笨笨的问题一个一个地问出来,就没有笨的问题了,聪明的问题就来了。譬如,第一段里两个亮点是什么?孩子们找到了答案:是一红一绿两盏灯。问题又来了:真的是这样吗?你见过这两盏灯吗?怎么是一个红的一个绿的,难道是空中的红绿灯吗?就这样,在老师的“勾引”下,从探问开始,到疑问,到质问,再到追问,学生比较、质疑、判断,好奇爱问的天性渐渐恢复了,他们的问题一个一个冒了出来,有孩子开始想知道,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蝙蝠在夜晚飞行不会撞到障碍物的,多么有质量的问题呀,科学的种子就此种在了那个孩子的心中。
在这节没有上完的课上,李老师还教给孩子如何用简练的语言加上简单的符号来记笔记,让孩子学着在课堂上怎样温润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诚然,一种意识的培养,一种能力的习得,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用一节又一节课的坚持来完成,如果孩子们能经常在她淡然温柔,关注自然,治愈人心的课堂中熏染,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教给学生终生有用的阅读方法是一种新常态。把最精彩的,最精粹的经典带给学生也是汉语教学的一种新常态。
王崧舟老师教《天籁》一文时,让孩子们变换着形式读了将近二十分钟的书,跟读,自由读,师生对读,同桌互读,齐读,老师悠悠然地带着,学生欣欣然地读着,读了整整八遍!读是一种感受,一种触摸,一种想象,一种眼耳口鼻舌的全盘运动。在反复读,读反复中,五年级的孩子读出了自己心中的天籁,地籁和人籁,听到了大自然潺潺的流水声,婴儿哇哇的啼哭声和公鸡的喔喔打鸣声。读着读着,庄子就这么走进了学生的心田。
很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就忘记了当初为何而出发,语文课也是如此。“新常态课堂”很好地规避了这一点。它的课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教学目标聚焦语言文字运用,甚至可以用“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来概括。教学过程则凸显学生的学习实践,孩子们读读写写,说说问问,就是全部。如果把教学比作一次旅行的话,老师对“去哪里”了然于胸,学生对“怎么去”兴致盎然,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活色生香?
不由得想起最近看到的一份台湾的语文试卷,通篇都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没有偏题怪题,没有繁琐的分析理解,难怪台湾的老师上起课来都能气定神闲,淡定安然。语文,语文,它的本义就是语言加文字,这是一种常识,可惜它需要我们去重新学习,重新发现,重新维护。
有人说,人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除非制度发生变化。在制度很难发生改变的当下,我们不奢求大家的观念发生彻底的改变,但可以从我们每个人小小的教室开始,建一个温润的,常态的课堂,引领孩子们学一些有用的技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最后不得不“扫兴”地记录下此行的后遗症:我又要买上几本李玉贵的书来读读了。还有,我更加不知道怎么去上课了——因为习惯了碎枝末叶、繁文缛节的我几乎忘却了怎么去拥有整个森林,只能“学而时习之”了!
(http://xinjie.30edu.com.cn/article/40c02809-247e-4afa-a5a0-f97f02f88b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