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力提升”课堂教学观摩会5月14日互动专刊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5-15

  •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力提升”课堂教学观摩会

    514日互动专刊

    学员课评

    立足学本   以理服人

    ——品名师罗鸣亮的“235倍数特征的道理”一课

    曾在小学教学设计(数学)杂志中读到过罗老师的专题研究——构建“讲道理”的数学课堂,罗老师每次带给我们广大教师不单是朴实的素材,简约的课堂,他的课的精髓更多的是析理、思理、悟理,让我们走进罗老师这次别样的课堂“你知道吗?——235倍数特征的道理”,实实在在的“讲道理”的课堂,去品读罗老师背后的深刻思考,去领略他那独特的见解——明析知识之理。

    一、巧用计数器  降低理解难度

    25的倍数的特征是看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不是25的倍数,学生在学习25倍数的特征后,学习3的倍数,而3的倍数却要看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与25的倍数的特征截然不同,虽然学生明白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再只看个位,要看各个数位上数的和,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呢?学生心里肯定很困惑。因此,在学习235倍数的特征后,下面有拓展延伸的内容“你知道吗?”,即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为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大多数老师在教学235的倍数的特征后,也尝试让学生去了解或教学235倍数特征的道理,学生似懂非懂,难度很大,尽管书上“你知道吗?”运用举例的方法,将道理列举得非常具体详尽,学生就是困难重重。究其原因,235倍数特征的道理在于涉及到了位值概念,而位值概念比较抽象,理解位值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计数器,罗老师恰恰能想到这一点,巧妙地借用计数器,化抽象为直观模型,加上课件的逐步演示,学生学得很轻松。这一内容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道理,降低了难度,恰到好处,足见罗老师对这一内容有深刻的解读与思考,透析学生真正难以掌握之处,真让我们拍案叫绝!

    二、迁移学习,再次自主悟理

    学习23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中先安排25的倍数的特征,再是3的倍数的特征。,罗老师在教学时,先是牵引着学生理解5的倍数特征的道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5的倍数特征的道理有了形象的感悟。之后罗老师问:5的倍数特征的道理会分析,还会概括,想想看,谁和5的道理是一样的?足以彰显罗老师的智慧,自然地迁移到2的倍数特征的道理,让学生也用刚才理解5的倍数特征的道理方法学习2的倍数特征的道理,学生凭借5的倍数特征的道理的学习经验,对学习2的倍数特征的道理驾轻就熟。在这一环节上,罗老师基于学情,基于学生思维,运用类比迁移,让学生自主感悟2的倍数特征的道理,使学生透彻理解25的倍数特征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样的思考又让我们感慨万分!

    三、层层递进,凸显学习重难点

    在课开始环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罗老师马上跟进: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其它数位都不用看?显然罗老师要先让学生明晰5的倍数特征的道理。对比之下,25的倍数特征的道理是相似的,而判断是不是5的倍数特征的看个位上是不是05,判断是不是2的倍数的特征看个位上是不是02468,相对而言,2的要稍微复杂些。如果5的倍数特征的道理学生已经清楚明了了,那么再来学习2的倍数特征的道理也会水到渠成。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则放在学习3的倍数特征的道理。罗老师让学生拿出探究单,先独立思考,再同桌商量,最后小组交换意见一起反馈组织学习。通过举例子1222421423的倍数特征的道理分析得淋漓尽致。罗老师这样设计脉络清晰,层层递进,并凸显出本节的学习重难点。

    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质疑——举例——说理——推理”,经历了为什么“25倍数特征只要看个位5到“3的倍数特征要看各个数位数的和”的探索过程,明白235倍数特征这一规律背后的道理。学生既能熟练地应用特征进行判断,又明白了知识背后深刻的道理。同时,罗老师也在启迪我们广大教师对课多做些深入的思考,做一个明理的数学老师。

    (浙江  周爱芳)

     

    获奖信息

    学员课评奖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凤山小学        周爱芳

    精彩短信奖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丁字桥小学      胡铁英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            赖强

    幸运奖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中心小学  徐媛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中心小学        廖素丽

    以上老师将获得本次观摩会相应光盘

     

    514日互动短信

    138****7662 每逢开场前,总被优美的开场音乐吸引,不仅音乐优雅,且有一定的寓意,时间也卡得较准!感叹组委会老师们的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组委会的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181****3169 张老师的课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百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158****9423 张老师语言干净利落,风趣幽默,轻松点拨,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轻松的学习探究新知。

    137****1811 张老师和谒可亲,上课的知识结构性很强,环环相扣,练习层层递进,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136****8978 高颜值,够幽默,真才学!张老师绝不是款简单的“水货”!

    150****7055 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寓教于乐,乐中有学,学中有乐,很幸运聆听了这么一堂好课。

    135****8535 张老师的这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如涓涓细流潺潺而来,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还懂得了人生的哲理,很棒!

    150****0578 张老师寓教于乐,风趣幽默的语言步步引导孩子思考表达,听张老师的课,就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享受,是我学习的榜样。

    138****5772 再一次被张老师的课深深地吸引了

    158****8869 喜欢张齐华老师随时随地对百分数的延伸,让学生更加了解学习百分数的意义。

    189****2518 张老师的课幽默风趣,注重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选用的素材非常吸引学生与听课老师,并能潜移默化进行德育渗透,值得学习。

    188****0075 听完张老师和罗老师的两节课,受益颇深,两位老师各有特点,不管是讲课还是风趣幽默都是恰到好处,也深深被这个班的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知识量储备给震撼到了,好的学生遇到了好的老师,为我们呈现了如此精彩的两节课,好期待接下来华老师的讲课!

    138****4614 大师们的课真是精彩,震撼人心!

    185****2703 久闻张老师大名,今天终于有幸聆听了一节现场课,受益匪浅!数,本身是干巴巴的,但在张老师的精心安排和巧妙引导下,数,有了生命力。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与百分数对话,更经历了学懂“数的语言”的过程,肯定会受益良多。整堂课上,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不代劳;学生商讨能解决的,老师不干预;学生见识受局限的,老师来开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接受了思想教育,不得不为张老师的大视野和大胸怀点赞!孩子们表现也超级棒!

    134****2602 张齐华大师的《会说话的百分数》,一节经典课上得如此别具一格,让我们听课者久久回味,张大师的每节课都如其人一样帅气!像偶像致敬!!

    139****3658 走进张齐华老师经营的数学课堂“百分数的认识”, 让人充分感受到张老师教学语言魅力,感受到“风格产生魅力,魅力启迪智慧”的真谛

    135****3553 罗鸣亮老师循循善诱,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非常棒!

    138****5680 罗鸣亮老师的《你知道吗》一课,即是对学生们的思维唤醒,也是对老师们的呼唤:学习力的提升,需要智慧课堂上思维的飞翔!很棒的一节课!

    136****8355 学生很容易的学会了2、3、5的倍数的特点。可是为什么2的倍数和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把各个数位相加。正如学生所说,我们以前只学会了辨认的方法,而这节课学会了这些隐藏在背后的道理。这才是一节真正数学味十足的数学课。罗鸣亮老师深挖教材,钻透了教材背后的深意,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在课堂氛围的影响下,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这也许正是我们平常所缺少的,这是一节透着浓浓数学味的数学课!

    189****6935 罗鸣亮老师的课带给我们的感觉是简约而不简单的色彩。没有复杂的课件,只有简约的素材,生成灵动的课堂。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在探究253的倍数特征的道理的过程中所会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让学生在紧张思维中逐步将自己的问题解决,课堂的形式简约,没有华丽的素材,没有复杂的课件,但课堂内容却不简约,丰盈而又充满智慧。

    135****8535 罗老师把一堂看似普普通通的一节课上的风生水起,每次到了瓶颈地方总能给我们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听完整节课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听!

    150****7055 类似于数论的奥数知识被罗老师渗透地如此神奇,学生反馈得也是十分到位准确,罗老师太牛了

    150****0578 罗老师的这堂课,通过讲道理,让学生自己探究推理,并引导孩子如何去思考,在充分的思考合作下,得出规律。罗老师步步逼近,轻松渗透,亲切 幽默的语言,值得我去学习,也让我眼前一亮,很赞的一节课。

    159****2756 特别喜欢罗老师的课,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132****8022 罗老师对学生那种发自肺腑的尊重深深的感动着我,吸引着我。本节课罗老师通235的倍数的特征,借助几何直观“原点图”探索其中的原因,重在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是在告诉我们老师教数学是要讲道理的,要让他们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不单是简单的识记和应用,而更是深刻的理解,更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啊,完美的课堂应该是知识和能力并存,老师和学生共赢。 但在这节课我们也发现,孩子们也有一些老师没有预设到的方法,如361中百位的3和十位的6可以不看,如142中的十位4可以减去3,这些方法其实是判断3的倍数更简便的方法。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展开。

    138****7662 时隔多年,再一次遇见了尊敬的华应龙老师,再次遇见了华老师的"融错"课堂,再次见证了华老师主张的"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求真求实的融错课堂!"

    138****2593 华老师执教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通过一个简单的阅兵式引出一连串可以并值得探究的数学问题,学生们兴趣十足,在座的老师们也是兴趣满满,置身这样的课堂,让我也如学生般又重获了新知。这样的课堂连老师们都投入了,更何况是学生呢?也为华老师的独特魅力深深折服!

    138****4614 要让学生心中有数,首先教师得做到心中有数。华老师引领着我们,探索生活中的数学,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体会到了数学好玩,更让我们增强了带着学生体验数学的幸福之旅的使命感……

    150****0578 华老师的课,无疑是精彩中的典范,久闻华老师大名,很有幸这次能来到千课万人,能目睹华老师的风采,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华老师带给我们的震撼。心中有数 无限美好。作为年轻教师,我要以华老师为榜样,把数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捕捉数学,真真切切的做到“心中有数”。

    150****9922 心中有数,无限美好。是啊!我们只有怀有对数学的赤子之心,才能在学生的心灵种下数的种子。

    136****8978 以生为本,所有学习的“生长点”都来自无学生。“点”或“段”并不是固定的,只要“一一对应”好,都是互通的。把三类问题化归为一类。看似平淡的课堂,背后是深层的思考!张老师,为您点赞!

    158****8234 每次听徐老师的课,都特别开心。教学是门艺术,老师就是演员,能用如此开心的课堂达到目标,真让人佩服

    136****8355 徐老师以他独特的艺术,语言魅力征服了所有在场听课的老师。走进徐老师的课堂,犹如春风拂面,让人清新而又自然,简约而又新颖。在徐老师的课及讲座中,自然中流露真情,幽默中引人深思,生成中启迪智慧。 《烙饼中的数学问题》这节课设计思路巧妙,打破常规,用游戏“锅来了……”贯穿整节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维紧紧跟随游戏的进展而进行积极探索,学生不仅自己构建了知识,而且对“统筹与优化”的数学思想有了深入的理解,甚至开始思考如何把数学文化传承下去。这节课充分利用学生本身的资源,借助学生的双手,让学生不断在经验的获得、积累、深化中积累新的经验,使经验通过有序的排列形成新的规律,引发新的思考,开始新的探索。他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享受到数学课堂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孩子们和听课教师感受了简约的深刻,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136****8355 徐老师的诙谐幽默将我们带进了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对孩子们习惯的培养始终贯穿整个课堂,让孩子们沉浸其中,让我们享受其中!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133****2864 徐老师的课,每次的精彩除了课堂的精彩,更是老师的精彩,徐老师的课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是思考和学习,动中学,动中学。

    137****6725 徐老师的课带给我们新的思想:从经验上升到方法,从方法中得到规律!感谢徐老师

    150****7055 徐老师依然还是那么风趣幽默,在无形之中把这种综合实践类型的课渗透于无形间。不过课堂之后能不能把课时知识和实际中的一些应用结合起来,就会更加棒

    137****1811 喜欢徐长青老师的课!不拘一格,集思维、启发、探究、交流于一体!亲切的教学语言,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的双手如频频举起……孩子们在交流中内化知识,深刻理解知识!

    158****9713 数学真好玩,创意的设计让孩子的思维也灵动起来。徐老师的“小品课堂”魅力四射!

    139****3658 张冬梅老师的课细腻而富有思考力,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体现了张老师“亲和教学亲和学”的特点

    134****2602 朱老师设了一个“善意”的陷阱---2/9到底要不要添加单位?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师生一起探究2/9个与2/9的不同之处,然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步步为营、层层深入,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分数的两种意义---表示具体的数和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课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

  • 【上一篇】“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力提升”课堂教学观摩会5月15日互动专刊 【下一篇】“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力提升”课堂教学观摩会5月13日互动专刊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