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互动专刊
专家评点
——评薛法根的《珍珠鸟》
我听过薛法根老师好多节课,也曾对薛老师的三节课进行过书面点评。无疑,薛老师的课堂是小学语文界最受欢迎的课堂之一。薛老师的课堂带有薛氏独有的印记,让人听过就无法忘却。
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教语文。
薛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文习语,不管语文界刮什么风,他从不回避语文知识的落实,他的语文课最像语文课。《珍珠鸟》这节课也不例外。学生在说作者名字时,读不出“骥”字,薛老师微笑着给学生示范写“骥”字,他不厌其烦地交流“骥”的字形结构,“骥”字的意思,还穿插冯骥才年龄、属相的内容。如此学“骥”,“这匹千里马”学生一辈子都会忘不了。“雏鸟”的“雏”字也是如此,薛老师与学生交流刚出生的孩子叫什么,叫“婴儿”,叫“小宝宝”。他告诉学生“雏”的左边“刍”字也念chú,右边是“隹”,短尾巴的鸟,“雏”指刚出生的鸟,是短尾巴的鸟。薛老师对语文知识的重视,学生是很难忘记这些知识的。
课堂生命的姿态是放松的,自然的。
薛老师在课堂里没有刻意扮靓自己,不求教师自己出彩。我们在他的课堂里看不到出彩的课件,出类的资源开发和出众的教师才艺表演,他的公开课不追求唯美,不追寻高雅,不追逐精彩,可以说薛老师的语文课最不像语文课。薛老师的课不会让人感到他正在上课,正在上语文公开课。他的课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像聊天。薛老师用实际行动证明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上拔节生长。课文中雏鸟是怎么信赖“我”的?薛老师与学生聊,学生聊出了:啄笔尖,啄手指,陪伴,喝茶,睡觉,飞来飞去。聊出了“我”关爱雏鸟,雏鸟信赖“我”,彼此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聊课,学生是全身心放松的,原生态的,也使薛老师的课堂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贴近儿童思想,课堂有一种谈笑风生的气场。
“课堂教学呈现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不熟练到熟练,不精彩到精彩,真正体现了学生成长过程,这样的课才是好课,才是真实的有效教学。”(周一贯先生语)薛老师深谙“教学的终端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这个道理,每一个教学板块的推进都能看到学生思维的过程。比如,这节课的写话练习。教学雏鸟信赖“我”,学生习得分步写的写作方法,用这种方法写薛老师和同学的师生关系越来越深。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就展现出来,学生的思想有了发展的可能,课堂就有了精彩的机会。薛老师说:“好的语文课,上着上着,教师不见了;差的语文课,上着上着,学生不见了。”这节课,上着上着,薛老师“不见了”。
学语习文逐步推进。
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在师生言语重构的交流自然地落地。《珍珠鸟》课文中有两处用了分号,如果没有注意,很容易被忽视。薛老师与学生交流描写雏鸟样子,引导学生关注分号。学生发现:分号的前后内容是并列的,前面写了雏鸟的颜色,后面写了雏鸟的形状。之后,学生就读懂了第五段的分号,分别写了雏鸟白天和傍晚的活动。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写是最重要的语文运用。薛老师有意识地安排了写师生关系这个板块。通过写,消化和提升阅读成果,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感受“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也通过写,学习和掌握了分步写的方法。如此一举两得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薛老师的随机点评,又无缝链接了读与写、学与导。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室 沈小玲)
用自然艺术的方式改造赤裸裸
科学讲求真,艺术讲创新;若为学情故,艺术最贴心。这几句胡诌,是我听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珍珠鸟》一课的感受。求真,就是求真理,真理是赤裸裸的,不需要打扮修饰,不需要渲染烘托。创新,就是用原创的、最新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在语文课堂上,有许多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都能梳理出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赤裸裸地呈现并训练这些知识与技能,那是不会有好效果的。薛法根老师上上《珍珠鸟》,就是用自然扎实又风趣创新的方式,落实了语言文字,熏陶了情感态度,习得了语用方法,获得了听课老师与专家的发自内心的点赞。本人数次评点薛老师的课,曾有过微词,更多是欣赏。这次再评点一回,很想换一换保养的文风,但一时找不到创新的入口,也就“套路”一番吧。
一、识字趣说本源
一篇新课文,往往有生字新词。很多的教法都是字词一黑板(现在是一大屏幕),然后音形义逐一过招,名曰“扫除拦路虎”。这样没有语境的赤裸裸的教法,其实是效率很低的“求真”。试想,课文尚未接触,怎么知道哪些“虎”在拦路呢?薛老师的课可以明鉴。当问起学生是否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学生都说没有。真的没有吗?薛老师就故意“考”了学生一回:请问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一炮击中学生软肋——冯?才。薛老师顺学而教,并且幽默地指导字形:形声字,你们也能猜出它的读音(激起学生自告奋勇的兴趣);右边的“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冀在“北”方,北方有广阔的“田”野,由农民和牧民“共”同使用(调侃戏说字的本源,可能学生印象更深刻)。左边马,冯骥才属马,冀才,有才能的马,好马。这一过程一石三鸟:掌握形声字规律,声旁可以猜音,形旁可以猜义;认识文章作者及他的志向;要关注注解。接着又发一炮:作者家里养了几只鸟,小的叫什么,由学生反复地出错的笑声中引出“雏”字,再一次从字的本源来分解这个形声字:刍——隹。
拦路虎,教师认为有学生不一定有,学生认为无也不一定真无,还得看学情。或问,这一环节的识字,如果只讲求真,不求语境,可能一分钟就上完了;现在联系语境,追根溯源,花了这样多时间,值得吗?学生在认字过程中还获得许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语境得到强化,气氛如此活跃,不正是教学期待的吗?值!
二、句式色彩形状
句式也是中高段经常要涉及的语文知识,一般的也是静态地赤裸裸地拿出某一句子或句群,然后告诉学生规律性知识。但薛老师给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先用一个数字强烈引起学生的注意:读一段只有40个字的话,写出了小家伙外形上的可爱:“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学生读后,老师让学生注意到其中的分号,朗读分号前和分号后的句子,知道分号前是说颜色,分号前是说形状,前后的句子是并列的。接着又用这一规律去寻找并体会另一处句子“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他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分号前是白天的陪伴,分号后是进笼。这里,还穿插了“小家伙”“家伙”“老家伙”的称呼对比,让学生的笑声中感受汉语独特的优越性。
尽管是讲分号讲并列,没有枯燥乏味赤裸裸的解说,都是在语境的体会下进行的,求真是有情感色彩的。
三、文序合分又合
顺序是文章构成的关键要素,阅读教学不可不讲。薛老师独具慧眼,把文章梳理成三条线索:时间的先后,距离的远近,动作的亲疏。如果按教师的解读,逐一把课文如此条分缕析教学,那也是赤裸裸的,繁琐枯燥的。薛老师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动作”作为教学主线安排教学,用的似乎可以称作“词卡教学法”。
写词卡。用“一般人看不到的美好画面”让学生寻找课文相关处,并在黑板上画了几个书写横线,学生把相关的动作词语写(若是词卡,则贴)到黑板上。学生先后写了“喝茶、睡觉、啄笔尖、啄手指、陪伴、飞来飞去。
辩词卡。以“一般看不到”为标准甄别词语。比如“飞来飞去”,在天空、树林、外面“飞来飞去”司空见惯,“在家里”就“一般看不到”。
品词卡。以“最美好的画面”品味“陪伴”“睡觉”,体验幸福感、甜蜜感、安全感。并从作者这一面来表现安全和信赖。
理词卡。以“信赖是怎么写出来的”理出一步步的过程顺序,析出这些行为词语所在的三条线:时间又先后,距离有远近,动作有亲疏。重点以“时间”为例,引导学生里出时间词语:起先,随后,渐渐的,先是、然后,后来。
用词卡——
四、练笔就取现场
学这样的一篇课文,练笔的练点在哪里呢?薛老师又一次地利用词卡做了语文学习的“迁移”,即仿照课文的写作形式,写一段老师自己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关系变化的情境。薛老师已经在刚上课时就埋下表现的伏笔,又在练笔前与学生好几次的互动,比如握手,抚头,拥抱……在老师调侃、自嘲、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中,在学生既稚气拘谨又放松放肆的笑声中,一篇篇令人发笑又令人感慨的文字被发掘出来,说老师“游荡”,对老师“警惕”等看似贬义不敬的词语频频出现,实际表现了学生天真无暇的本性。这样一种紧扣课文,取之“现场”的练笔策略,是课堂教学的又一高潮之处。
知识是存在的,静态的,技术是无情的,赤裸裸的;但是课文的语境,课堂的环境,教学的情境,创造的意境是无穷的,是活动的,是丰富的,用自然艺术的方式改造赤裸裸的知识教学,薛法根老师给我们很好的示范。
(浙江省龙游县教研室 赖正清)
——11月9日上午王崧舟《湖心亭看雪》张祖庆《忠犬八公》姜亚丽《秋》简评
秋日胜春朝。美丽的西子湖畔,再次迎来中国小语盛会。
11月9日8时,中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在中国杭州正式宣告成立。按照周一贯老师的说法:56个名师工作室建立了自己的“家”。由此开始了以名师建设为核心的小学语文专业发展之旅。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家族”会越来愈庞大,这个“家”族的文化会越来越厚重,并且在中国小语新时代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随即,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开帷幕。
整个上午,浙江三位实力派老师为观课教师呈现了三堂异彩纷呈的好课。这其中有在小语界影响深远的、已为大学教授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也有新生代名师领军人物张祖庆,还有活力充沛已获全国赛课一等奖的姜雅丽老师,可谓层次感强、实力性代表分明。
关于三堂课,有我所尊敬的孙绍振教师和孙世每老师的精到评价,我想就构建“核心素养下理想的课堂”的角度话题契入。
我们知道,语文核心素养有四点,其中就有“文化”,“语文”之文,尽管说法颇多,我觉得,“文化”是其关键。试想,没有“文化”还能是“语文”吗?
通观这三堂课,让我想起托尔斯泰一句经典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我想化用过来说:三堂课的厚重感的因由都是相似,但三堂课的精彩各有各的不同。
我以为,文化是课堂厚重的张力。
王崧舟《湖心亭看月》:审美文化驱动的人文素养拔节有
张岱的《湖心亭看月》是一篇文笔干练、丰神绰约的名小品文。在当今新教材倡导加重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背景下,王老师此课无疑具有指导性意义。
小学小古文教什么?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王老师此课似乎在告诉我们除能够读通小古文外,还应该教文化。
怎样教文化?王老师的这堂课首先从读懂课文开始,层层推动学生感知汉语文化的魅力。在通过相关材料,得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西湖”后,引出课文,接着王老师让学生画出四个有数字“一”的句子,直奔汉语数字文化的审美蕴藏,在充分让学生阅读的基础上体会“一”字及其量词的能指性,体会汉语文化的魅力和课文干练、丰瞻的特点——传统语文教学意义上的启发教学、换字释义、品词析句、情境教学以及后来的读写结合等等,都有体现,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教学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技能训练,而是在王老师的生动引导下,让学生进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审美发现,尤其是对“与”字的“有”与“无”的思辨,出情出境,给人张力弥漫又举重若轻的感觉。
当然,对于文本蕴藏的人文文化,王崧舟老师深知“痴”字的精神内涵,在引领学生体会这个关键词时,也是让学生经历审美发现,从而达成审美意趣的渐次体悟。
可以说,王老师此课以审美构筑课堂事件的全过程。包括课堂结构的审美化、课堂资源的唯美化、教师创设语言的情景化……都高度融合,浑然天成。
王崧舟老师此课的魅力孙绍振教授、孙世梅老师有精到的评点。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够把“雪”的文化意义略为介入课堂审美过程,或许对张岱个人精神世界的了解会更有裨益。毕竟本课王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到这一点。
张祖庆《忠犬八公》:情感文化冲击下心灵的回
张祖庆老师执教的《忠犬八公》源自于情感浓郁的文字和影视材料。人与动物的情感性是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张老师深知此点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字和影像形象的基础上,以读写结合的形式,达成教学目的。
无疑,紧扣“教授”与“小八”相依的生活细节和“小八”十年信守,是撞击学生情感的关键抓手,张老师深谙于此,并由此组成教学过程,在一点一点感知的基础上,达成学生情感的沸点。这是一个看似平常却十分重要的设计视点,因为“感”为“情”生——感情者,有“感”才有“情”。
而读写结合是形式,写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升华情感的浓度,所以课堂的主要时间代教授跟小八写信,代小八跟教授写信,看似寻常,实属匠心。
至于对最后关于幻想段落的教学,张老师举重若轻,这是教学的需要。毕竟学生不是普通的读者,而是童心弥漫的孩童,或许,“哀而不伤”才是小学教学情感文化的基本标准。
作为整本书的阅读分享课,张老师全课围绕两个话题展开课堂教学,把读、写、思充分融合,达到了较高的课堂境界。
姜雅丽《秋天》:汉字文化起步的生命旅
对于儿童来讲,文字无疑是生命敞亮的基础性资源,低段儿童的汉字教学十分重要。温儒敏教授说“汉字是中国儿童第一文化”,不仅因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还因为汉字本身是中国先人的智慧,充满审美性和智慧性。学习汉字、热爱汉字是最基本的文化传承。
姜老师此课让学生从生活出发,渐及课文,使学习之旅经历感性认知的发动提速和飞跃的过程,识字也历了插图到文字的过程性认知,符合低段儿童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尤其是在学法指导学习常规引导等方面可谓细节把握精准,其中,巧妙地将文化浸润于文字教学堪称本课的亮点。体现了姜老师虽年轻却不乏课堂的厚重感。
在处理插图与文字结合的环节中,“松果”与“松鼠”学生都有提及,姜老师课件只是出现了文字“松鼠”,而未出现“松果”,我个人觉得,“松果”更近乎“秋天”的意义。
观课,观的是课背后的思想,我以为千课万人倡导的“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已经在第一天表明,这个理想,首先是文化。
(《四川教育》首席记者 余小刚)
听姜雅丽老师的课,有一种特别舒服愉悦的感觉。姜老师有很好的秉赋,形象秀丽,嗓音甜美,一颦一笑,眉宇间洋溢着对孩子的喜爱,对语文的钟情。再加上活泼动人的肢体语言,出众的朗读、书写、语言表达能力,使她的课更惹人喜爱。
课如其人。看得出来,姜老师自始至终在努力打造一个温雅美丽的课堂。万事开头难,低年级的语文课不太好教,这是儿童步入学校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如何让孩子走好这一步,从一开始就萌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这既需要老师对教学、对儿童的挚爱,更需要智慧的引领。在这方面,姜老师的课可以给我们不少生动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一、让语文学习活动自始至终充满童心童趣
学习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识字、写字、学词、学句),培养学生基本的读书能力(主要是朗读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姜老师的课在关注基础训练扎实有效的同时,十分重视让学习过程形象生动,贴近儿童的认知特点,充满儿童情趣。她改变通常的识字学词方式,采用了讲故事学、画图(简笔画)学,看课文插图学等多种灵活生动的样式。在学习中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感知、发现,让学生去切身体验,从而有效地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浓浓的兴趣,也大大减少了儿童学习中的心理负荷。在课文的阅读中,她侧重启发诱导,让孩子自主地从教材文本中去感知、发现必要的语文知识和对内容的了解。例如关于自然段的认识,木字旁的认识,“一片”和“一片片”的认识,都是基于学生的感知和发现,而不是由教师来直接问、讲。在朗读教学中,姜老师不时改变读的形式,例如教师的范读引领,师生之间的互动接读,学生一边演示一遍朗读,使孩子读得兴趣盎然。
二、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儿童的语文学习总是伴随着生命的全面成长。因此,在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姜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个性的发展,全面的发展。比如读书时怎么拿书,听讲、听读时怎么听,说话交流的习惯等。甚至连站起来回答时,要往旁边挪步,而不是向后,都一一指点,是这样的细致入微。在课上,姜老师还十分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关注一些后进生的进步,时时呵护着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三、儿童化的教学语言,与学生水乳交融的对话交流
姜老师的教学语言也富有特点。她善于采用儿童化的口语去启发引领孩子,评价激励孩子,与孩子交流沟通。因此,在课上孩子们很快就能悦纳她,亲近她,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她的课让孩子喜欢的重要原因。
当然,姜老师的课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在内容的安排和课堂的节奏上多有冗余,滞慢。比如在课开始时的引入,从盘古开天辟地讲起,转入秋天,转入天气。是否有必要呢?在许多环节上,节奏也很慢,是否也可以有张有弛呢?还有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似乎还可更合理。比如关于秋天的变化,可以先引导孩子在反复读书的基础上,先从书本去发现,再链接到生活。也许因为姜老师想得很多,有更多的期盼和追求想通过课堂呈现。但课堂是有限的40分钟,取舍之间,难免有得有失。因此,内容和节奏上的问题最终导致基本的教学任务没能完成,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写字教学也无法落实了。以上所见,仅供姜老师参考。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王中敏)
电影遇见书,儿童在分享阅读中悄悄成长
——观祖庆老师执教的《忠犬八公》有感
“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光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温儒敏语)
张祖庆老师执教的“电影遇见书——《忠犬八公》(课外读物)”这个课例,用新颖的课堂架构,独特的思考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分享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抢答中回顾情节 ,发展语言。
张老师的课总是激情洋溢的。开课伊始,一个抢答,几张插图,一下子把学生拉进了对小说、电影内容的回忆。
·出示图片(小狗图),这条八公是什么狗?
·它为什么叫小八?
·出示小说插图,学生尝试回忆相对应的情节。
·出示六幅电影截图,请根据这六幅图讲述本书的主要内容。张老师用四个问题抢答,达成了“借助插图和电影画面,概述故事主要情节”这一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发言和课堂表现,我们发现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文字,丰富的语言材料,促进了学生的吸收。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不难发现,每个学生个体,在遇到自己喜好的语言形式时,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学生就在这种潜意识的模仿中语言得到了发展,在问题的抢答中语言得到了发展,在连图成文的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发展。
二、在互证中分享发现,提高能力。
“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素养要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用书影互证的方式体会品味书影细节,感悟人狗情深,可谓是精妙之笔。虽不是“酌古通今,旁推互证”,也很好地让学生在互证中分享发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
第一个话题:在彼此眼中,上野教授和小八是谁?
1. 播放电影片断一,从电影细节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生:我觉得上野教授是它的爸爸。上野教授把它关在院子里,它还想要逃出来,就是很黏它的爸爸。
师:一个窟窿都要逃出来,我问你,你平时这样黏你爸爸吗?生:我觉得八公就是他的伙伴。教授去上课了,小八就一直跟着他,教授为了它,宁愿错过一班车,宁愿不去上班,也要把小八送到家中。
师:教授眼中的小八,就是自己的——
生:就是自己的儿子。
师:只有为自己的儿子,他才会连班都不去上了,这个教授可真是任性啊!
生:我的观点是教授眼中的小八是儿子,因为书中写了,教授为了小八,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八倒一杯热牛奶。过去,他都是自己先喝一杯茶。为了小八,教授特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师:说得特别好!他有没有为他的夫人改变生活习惯?他把小八的地位置于夫人之上啊!
生:教授眼中的小八,是他的儿子。书里说,每次教授带小八出去散步的时候,都会给它讲一些常识。
师:他完全没有把它当作一条狗,他仿佛觉得,小八都是听得懂的。那么,他都讲过哪些知识呢?你们回忆得起来吗?
生:他们在公园里遇到一只特殊的蝴蝶,教授就告诉它,这种蝴蝶是不常见的,下次可能就遇不到了。
师:你记性真好!教授为它普及昆虫的知识。有的时候,还给它讲家庭知识、社会知识、天文知识。这个时候,上野教授就是小八的老师,小八就是上野的学生。
书中的发现,在电影中得到旁证,电影中的情节,在书中找到了依据。
三、在情境中创意表达,丰富体验。
好的阅读指导应该像优秀的作品一样,把所有的功利性目的都隐藏在丰富的阅读活动背后。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这样的阅读会更动人,更持久。
张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作品本身特点、把整本书的阅读和电影片段的阅读,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在情境模拟中创意地表达,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从下面的教学片段中可知一二。
·站在教授或小八的角度,为对方写几句心里话。
(学生在低沉而忧伤的《入殓师》大提琴曲中写作。)
·朗读自己写的话。
师:先从小八开始。
生1:亲爱的教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已经等你整整十年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回来陪我散步。我什么都不要,就只要你回来陪陪我,陪我一起吃烤鸭,陪我一起玩耍,你回来吧!
生2:亲爱的小八,对不起,我已经去世了,不会回来了,让我们把美好定格在脑海里。
生3:亲爱的教授,十年过去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你难道不喜欢小八了吗?我好怀念我们一起在公园散步、玩耍,我多想回到从前,你去哪里了?为什么不回来看看小八,小八等你等得好辛苦!爸爸,快回来吧!(生哽咽语塞)
师(接读):儿子在等你呀!来教授有话说。
生4:亲爱的小八,我很感谢你,感谢你的等待。请不要再等我了,我是永远回不来了。还记得以前的美好时光吗?你还和以前那样顽皮吗?还记得我的承诺吗?如果我们下辈子还能相遇,我一定兑现我的诺言。祝你幸福安康。
师:教授劝小八别这么执拗。
生5:亲爱的教授,这十年,我还在车站门口等你,你还记得吗?那天,我刚被你抱回家……我在等你。
师:教授,你一定下错火车站了,我等了那么久……
生6:小八啊!别再等了,你在人间,我在天堂,不知何时才能相遇呀!你还记得我离开时和你的约定吗?我是无法实现了……
透过书与影、狗与人双线交织的视角,在学生的创意表达中,看到了彼此心底深处的灵魂,学生的思维由情绪的起点向高阶段发展的。
四、在追问中升华认识,锻炼思维。
阅读的过程,必然包含智育和德育的因素,并且是始终伴随语言学习的过程。不管是就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而言,还是语言本身,都具有不可抗拒的美的因素。语言承载的美与语言本身的美被学生分享,被学生接受的时候,学生的审美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虽然下课铃声已响,但张老师没有放弃追问等待:“小八十年的等待,是否值得?同桌同学交换想法,请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我们既要走进感到人的故事里去,也要跳出了去想一想,不要一味地沉浸在情感的世界了。读这样的动物小说,既要进入故事,也要跳出故事去想一想,你觉得这样的等待值得吗?小八完全可以去找一个新的主人啊!”张老师一段这样的深情提升,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借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深思熟虑,讨论“等待”背后的价值。“一边等待,一边回忆过去的美好,等待是值得的。”师生在认识、观念、与情感的反复冲击中形成共识:“没有教授,就没有小八生命中的美好。小八的美好时光都是教授给的。”“美好在小八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小八不可能去找新的主人,等待是值得的。”十年的寒冷,饥饿,失落,挫败,绝望算什么?除了内心的永恒之爱,除了爱我和我爱的人,生命,什么都不算!在值与不值的思辩中,学生对“等待,是为了我爱的人”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曾说:“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张老师对读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不是由教师一个人从头到尾地讲下去,而是让“指导”在讨论里,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张老师对读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发生在思维的视角与矛盾的冲突中,发生在叙事的笔调与情绪的点播中,发生在影像叙事与文字的逻辑对比中。在学习的情感与观念的分析中,在电影与书的相遇中,娓娓道来,信手拈来,儿童在分享阅读中悄悄成长。
(江西省南昌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郭爱香)
诗意课堂的破局与困局
——王崧舟《湖心亭看雪》听课片思
有人说王崧舟老师的课,总给人出其不意的惊喜。此言不虚。诗意语文走到今天,其独特的课堂美学意韵和强烈的教学艺术感染力,以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王氏教学风格依然不变,铺陈复沓的课堂用语,精美华丽的教学课件,精雕细刻的课堂程序,细致入微的环节安排,声情并茂的情感朗读,依旧让我们如此熟悉和陶醉。“保鲜”的同时,对“语用”的热切召唤,对“语感”的深情眷顾,对语言思维和语言品质的倾力追求,从《两小儿辩日》开始,至《去年的树》,至《孔子游春》,至《爸爸的花儿落了》,也表现得越发强烈,这或许应被视为诗意课堂的一大突破吧?今天的《湖心亭看雪》一课无疑又一次确证了这样的破局。
《湖心亭看雪》这篇文言文的量词运用之多之妙,令人拍案叫绝。单看“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给人以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倘若连起来,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 “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内涵丰富,不露斧凿之痕,是炼字的典范。若与前句的“上下一白”相联系,“上下一白”“的天地难辨、境界阔大,与“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依稀可辨、景物渺小形成鲜明对比,大者更觉其大,小者愈觉其小,一种空蒙、苍茫、寂静的画面感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更重要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它含蓄地传达出这样的情思:天地何其阔大,个人何其渺小,“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罢了。作者对量词的提炼可谓精妙绝伦。量词陌生化运用的神来之笔,既构成了文章重要的语言现象,又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造成障碍,不加提点难以发现,更遑论感悟了。王老师破解的招数是分步展开,分解合击。
首先,在初读理解环节,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在大屏幕上逐一圈画出痕、点、芥、粒,引导学生说出标准的、正确的用法应该是条、座、艘、个,如此,学生对文章量词运用的“异常”自然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也为后面环节的深化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埋下伏笔。其次,在深化感悟环节,采用连点成线的战术,让学生把这些量词连起来读,这下,学生发现了这些量词所表现的事物越来越小,从而引发出为什么作者运用量词会越用越小这一核心问题,进而体会到,量词的变化是表面,真正变化的是进入到“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世界中的张岱,他的内心,他的思想,他的境界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张岱的“心变大了”,所以,在他眼里,天地大了,世界大了,自已小了。就这样,抓住几个简简单单的量词的比较析读,学生不仅读出了量词陌生化运用的表达效果,更体会到了张岱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文章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体悟到了汉语言的精妙与神奇。
品三“与”,领悟美妙意境
“与”字运用,又是匠心独运;三“与”迭用,依然卓尔不群。一方面,它违背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洗炼、含蓄、蕴藉的用字原则和传统;另一方面,重复用词,却尽显丰富意蕴。表面上看,“与”只是个连词,把天、云、山、水四样景物联系在一起,道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相互衔接、浑然难辨的自然景象。细细品读,其实不然。“与”还有交融、融合之意,把天、云、山、水全写活了。天、云,上也;山、水,下也。“与”字的连用,生动再现天空、云层、群山、湖水浑然一体、和谐交融的人间仙境。真可谓是着一“与”字而境界全出矣。
王老师的教学也别出心裁。先朗读体会。运用他标志性、经典性的导读绝招 “出现在张岱眼前的是……出现在张岱眼前的还是……出现在张岱眼前的依然是”的排比引说,让学生自然地一次一次接读“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读中感受“上下一白”西湖的壮阔和奇丽。又语言比较。老师故意去掉三个“与”,引导学生发现这样一变并不影响句子的意思,于是,认知矛盾自然产生:既如此,为什么作者连用“与”呢?学生正疑惑中,老师紧紧扣住三个“与”字展开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引导:老师说,当第一个“与”加上去以后,这个天、云仿佛怎么样?学生说“融为一体”;老师又说,当“与”字第二次出现的时候,这天、这云、这山仿佛怎么样?学生又说“融为一体”;老师还说,当“与”字第三次出现的时候,这天、这云、这山、这水仿佛怎么样?学生再说“融为一体”;老师还继续说,更重要的是,当三个“与”出现的时候,这天、云、山、水融为一体,还有谁也跟它们融为一体?学生说张岱也和天、云、山、水融为一体。再体验深化。学生用“天人合一”一词概括天、云、山、水、人完全融为一体的境界,体味“上下一白”之意境。教师又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绘声绘色的动情朗读中,走进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美妙境界。就这样,借助朗读、对比、想象等方法,一幅天地茫茫、物我相融的西湖雪夜水墨画鲜活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摇荡在学生的心海中,充分展示了重复用词这“道是反常却奇崛”的独特表现力。
探一“痴”,领略奇妙心境
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不仅碰到了两位“知己”,而且有“舟子”陪伴。那么作者为何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舟子的喃喃之语揭开了谜底。原来他们虽然同行,却并不同心,由于志趣不同,“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始终不理解。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似贬实褒,反衬自己超凡脱俗、孤寂超然的心境与情思;舟子的大惑不解,为文章平添了无限趣味,深化了文章的意境,突出了作者的自欣之情。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王老师紧扣“痴”展开教学:
一引“痴”。回环复沓的目的意在强化作者的“痴”,凸显诗意语文的教学特色。
师:这样,不去断桥,不去孤山看雪,偏偏去人迹罕至的湖心亭去看雪;不带家人,不带朋友,偏偏独自一人去看雪;看雪看得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雪的世界当中,这样的人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形容,你会用哪个字?
生(齐):痴。
师:想想也是啊,放着好好地断桥,放着好好地孤山不去看雪,偏偏去迹罕至的湖心亭去看雪,痴不痴?
生(齐):痴。
师:想想也是啊,本来可以带着家人,带上朋友,多热闹啊,有说有笑,可是,偏偏独自一人去看雪,甚至不把舟子放在心上,痴不痴?
生(齐):痴。
师:想想也是啊,看雪可以完完全全看得忘记时间,忘记夜晚,忘记自己,完全融入到了这个天地之中,痴不痴?
生(齐):痴。
二比“痴”。教师立足“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语,引导学生结合上文内容展开对比性阅读,比中发现张岱“痴”得彻底,“痴”得纯粹,“痴”得深情。
师:想想看,张岱的痴和两个金陵人的痴,有什么不同呢?
(生思考、动笔)
师:张岱的痴和两个金陵人的痴,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呢?比如,第一点?
生:张岱孤傲不群,不带家人,不带朋友,独自一人看雪。那两个金陵人有朋友相伴,还带着酒呢。
师:再比如,第二点?
生:张岱超凡脱俗,没有带酒,完全与雪融为一体。两个金陵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带着酒看雪,不是纯粹的看雪。
师:再比如,第三点?
生:张岱在西湖边住了20多年,还是那么喜欢看雪;金陵人只是做客,看完雪他们就回去了,他们没有张岱对雪的一往情深。
三衬“痴”。仅仅懂得张岱比那个金陵人更痴还不够,因为蕴含在“痴”背后的人生境界、生活追求还需点化和唤醒。角色转化、想象补写的设计,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师:张岱可能会对舟子说什么?以你对张岱的简单了解,请你替张岱写几句他可能会说的话。如果你对文言文感兴趣,可模仿课文用文言文来写。开头是 “舟子啊舟子”。
(出示:舟子啊舟子, )
师:好,请打上五角星的同学站起来。老师来当舟子,你是张岱,我们来对话。
(师生对话内容略)
师:如果九泉之下的张岱听到了你们替他说的话,他一定感到非常的欣赏。但是,以你对张岱性格的了解,他所思所想的话,你觉得他会对舟子说吗?
生:不会。
四读“痴”。讲解只能懂得,朗读却能感受。在学生对张岱的性格、精神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痕迹不露的引导,一咏三叹式的朗读,巧妙自然的回扣,水到渠成的点睛,都让人感觉酣畅淋漓。
师:不会,你们懂得张岱。是的,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一个孤傲不群的人,是不会把这些话对舟子这样说的。他只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这样的西湖听。读——
生(齐读):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他只会把这样的心里话说给天下听。读——
生(齐读):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他只会把这样的心里话说给世界听。读——
生(齐读):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当我们从情感氤氲的诗意课堂抽身而出的时候,心头突然闪过这样的一丝杂念:太过独特的事物,换个角度看,是否也是一种硬伤,一个缺憾?步步为营的精巧设计,始终不衰的情感渲染,戏剧性、台词化的教学语言,直抵灵魂的音乐、画面、语言交织的意境创设,犹如设下了一张“情”“境”交融之网,在这样的课堂形态和氛围中,我们看到,学生自由阅读、自主发现、深入思考、相互讨论的时间和机会似乎少了点,学习状态似乎相对被动,“前进”的步履似乎显得不那么自由、欢快和踏实。于是,原本必须要初知其义的“崇祯五年”“是日更定矣”“三大白”“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词句,学生恐怕不一定都很清楚明白;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量词的陌生化使用、“与”的重复迭用等语言现象,也是教师导引而出;原本可以自主讨论、教师帮助解决的阅读疑惑,如:作者为什么要去僻静凄清、不可久留的湖心亭看雪、为何白天不看雪偏要凌晨去、明明是“独往湖心亭”怎么又说是“舟中人两三粒”还“舟子”喃喃自语、张岱看雪的与众不同体现在哪里等等,或者少有涉及,或者缺乏开放的阅读和充分的讨论。就这样,在人们惊叹于诗意课堂的美学艺术和教师的博学多才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情相对不够热的嫌疑。在越来越倡导“学本课堂”的大背景下,这或许就是诗意语文需要继续破解的困局吧?
(福建省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 刘仁增)
向王崧舟老师学习什么?
——以《湖心亭看雪》一课为例
民间有一种声音:“王崧舟老师的课太诗意了,我们是学不到的。”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告诫:说王老师的课诗意,正确;说“学不到”,未必。
像今天的《湖心亭看雪》一课,我觉得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可以学得到的东西。
譬如,课堂上的“读”。《湖心亭看雪》的教学可谓以“读”贯穿。这样的“贯穿”值得学。阅读课没有读是不行的。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但是,读什么呢?怎么读呢?
看王老师是怎么做的: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用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当中有僻字,要读吗?要读。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当中有稀词,要读吗?要读。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当中有奇怪的量词,要读吗?要读。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当中有断句的难点,要读吗?要读。
好,这一读,就把重点、难点给解决了,因为这四句,正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叫什么?这叫读的“对路”——该重点的,读难点的。这个,应该可以学吧?
读对路了,还要“读对格”。“格”是什么?是方法,即“怎么读”。王老师的课,在“格”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正读。就是要把该读的字词、句段等读正确、读准确、读明确。如挐、毳、雾凇、沆砀等字词的读。
2.复读。不是读一遍就过、读一次就算,而是反复读、读反复,直至过关。如“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句,中间该如何停顿,教师安排了“指名学生试读(事不过三)、出示标有∕的句子让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多个回合的读。
3.解读。不为读而读,读中有理解,让读帮助理解。如“雾凇沆砀”的理解、量词“痕、点、芥、粒”的理解、“一”的理解等,都是通过“读”来解决的。
4.引读。用提示语或者激励的话让学生把句子或段落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如“这场雪还可以大些、再大些,读——”“一遍不够,再来一遍,读——”“两编也不够,再来一遍,读——”等。
5.境读。创设情境,再现意境,让读变得人景合一、人情合一、人境合一。如:“于是出发了,出现在眼前的是这样的景象,读——当第一个与出现的时候,读——当第二个与出现的时候,读——”“当三个与都出现的时候,读——”等。
6.范读。范读我们都会读,但王老师的范读,有适时性、适意性和适度姓(点到为止),有一种睿智在里头。
当然还有配乐读、配画读、配势(教师的手势)、配情(教师的表情)读……凡此,都是可以学习的。
再譬如,文本的处理。教学都有“凭借”,语文课的凭借就是文本。因此,如何把握和处理文本,是一件非常要紧的事。它不仅关乎着“教什么、怎么教”,还关乎着“教得怎样”。王老师在《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上,有两点很值得肯定。一是详略的处理。课文两个段落,第一段“详”教。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逐句逐句地读、品、悟;第二段“略”教。教师只是做了“痴”的文章(引导学生找出“痴”字、比较张岱的“痴”跟金陵人的“痴”有什么不同)。可谓“只扣一字,尽得风流”。二是读写的处理。第一段指向于“读”。读通、读顺、读懂,解读、赏读、品读,知读、活读、美读;第二段指向于“写”。一写“痴”的不同,二写“答”舟子之语。通过“写”, 达到对作者性格的领悟和心境的解读。
如果说对文本作如此教学“取舍”是王老师的“胆大”,那么,将同一文本进行不同指向的教学“指向”(分别指向于“读”和“写”)则无疑是王老师的“聪明”。这样的“胆大”和“聪明”,也是值得学习的。
还譬如,对课所作的精心预设。如课的导入。用学生对西湖的感觉和古代诗人对西湖的感觉来唤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欲望:张岱心里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这种“西湖一个,心里的西湖却有千万个”的导课,让人颇感新鲜而又意味深长。如结课。在美妙的视听(书法、音乐)中,聆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所有的人都仿佛进到了“天人合一”的境地。(特别要指出的是,其书法作品就是王老师自己的“墨宝”——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于是想到,教师要学会扬长避短。)如板书。精炼、精致而又精美(既有内容美,又有形式美,还有字体美)。如课件,尤其是音乐,与文境、课境、人物的心境都很和谐,收到了非常好的“辅助”效果。还有如课展开中的过渡、让学生品读和领悟中的“矛盾法”等都能看出执教者对于预设的精心。这种“精心”,也无疑是学习的重要方面。
除了读,除了文本处理,除了教学预设,当然还有别的,甚至还有很多。但是,“学习”跟“教育”一样,都是“慢”的艺术。因此,能从王老师的课上学到这三点,就已经不错了。当然,你要多学一点,你要学上述“譬如”没有包括的其他,也没什么不对。
(浙江省常山县小学语文教研员 章师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