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崧舟:语文的文化品格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8-15

  • 语文的文化品格
     

    尊敬的孙绍振先生,尊敬的张化万先生,尊敬的王荣生先生,谢谢三位大家对我这堂课的谬赞。我坐在下边真的是像一个学生一样,在听他们对这堂课的感受,谈这堂课的思考,谈这堂课的意见和建议,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不是因为他们如何地夸我这堂课,而是因为他们深入到这堂课的肌理,他们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思想和感受,真实表达出来的声音就是天籁。我首先想表达一个观点,我可能依然不懂庄子,读不懂,我说的是真话,绝对不是矫情。我原来在拱宸桥小学做校长,我当时做了一家中国国内可能是最早的国学馆,这个馆里有一个镇馆之宝,是一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津阁版的《四库全书》。一个藏经阁放满了《四库全书》,那一年教育部的副部长杜占元到学校来考察我的网络工作室,因为我的网络工作室引起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关注,她建议教育部专门去考察一下我的网络工作室,所以杜部长来了。来了以后我陪着他,参观了我们学校的“运河研究院”“国学馆”,我把它们称作为“名人书院”。当我陪着他走进藏经阁的时候,杜部长眼前一亮,他说:“这不是《四库全书》吗?”我说:“是的。”他说:“真的还是假的?”他以为我放的是《四库全书》的书模,做做样子而已。我说:“报告部长,全都是真的。”他凑前拿出一本,书很重,他托在手上翻开来看,翻看了一会,他抬起头来和我说:“校长,这书我看不懂诶,你看得懂吗?你这《四库全书》放在这,咱俩都看不懂,对学生来说还有意义吗?”我说:“意义就在于我们都看不懂。这书我们看不懂,孩子大概也看不懂,孩子看不懂,他就会思考,这书放在图书馆不会白放,而且放在图书馆最重要的部位,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书。非常重要的书我却看不懂,怎么办呢?学喽,还能怎么办呢。学而时习之!所以我觉得这就是放在这里的意义。”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播种,这就是一种激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说实在的,我刚才说的庄子,我依然没有读懂,这个课我大概备了三年,三年当中我读了不下七部研究庄子的专著,有王蒙先生的,等等,很多很多。但是不瞒大家说,读到最后我发现,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如说对《天籁》的解读,各种观点其实都有,我到后来慢慢的发现,所有的专家都靠不住,他们不是地籁就是人籁,我最后慢慢地悟到,唯一能靠得住的还是自己。于是最后我还是自己被庄子忽悠,我也还是心甘情愿的被庄子忽悠,然后我最后想着,能不能我也来忽悠一下庄子呢?于是我就上了《天籁》。其实《天籁》是我在忽悠庄子,而不是庄子在忽悠我,我想表达自己对庄子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只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言,但一定是我自己最真实的理解。我发现我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读懂庄子呢,就是“无上我”。我们读不懂庄子,就是因为那个“我”还没有上,我们没有发现健忘的境界,我们没有进入到物化的境界,我们没有进入到“独与天地相往来”的神游的境界,所以我们读不懂庄子,因为我们牢牢的执着于那个“我”。其实庄子的三籁,尤其是庄子的《天籁》,只有在“无上我”的境界之下才能够真正读懂。《天籁》其实就是天道,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深吸和发动都是他自己,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除了他自己难道还有谁帮着在发动吗?没有!这就是天籁。天籁就是天道,天籁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自己本来的那个样子,就是他的最本真,最本色的存在和表现,所以,从“无上我”的境界来看,天地万物真的都是天籁,你在进入到“上我”的境界,在进入到上望和神游的境界,天地万物都是天籁。潮起潮落是天籁,花开花谢是天籁,云卷云舒是天籁,生离死别是天籁,阴晴圆缺是天籁,一切都是天籁,然而在你还没有进入“无上我”的境界的时候,人籁和地籁不同,地籁和天籁不同,所以,越望上越自然,越望上境界越高。其实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角度,然而这样的解读,你试图让五年级的孩子去理解,那无疑是作茧自缚。所以我在天籁这节课里唯一想做的事情,那就是播种。播什么种?播文化的种子,播中国文化的种子,播中国文化中最精髓、最精粹、也是最精彩的种子。我始终觉得诸子百家当中最难的应该就是庄子,甚至比老子还要难得多,但是我又觉得,从精神层面,就终极关怀层面而言,也许境界最高的也是庄子。所以当我上了《孔子游春》,当我上了《桃花心木》,当我跟儒家的文化和佛家的文化做过不同的努力和连接之后,我想最终我必须向庄子敬礼,必须把庄子的种子想办法融合到我的语文课堂,融合到我的语文教学,播在孩子的心田当中。

    所以这堂课最真实最根本的教学意图只有一个:播种。我不追求标准的统一的答案,我觉得这是庄子反对的,是庄子不希望的,因为那个不是自然的,因为孩子的精神成长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所以我能做的只有播种。怎么来播种?其实刚才三位先生都已经谈到了,大道至简,要将文化种子播撒到孩子心田,最重要的路径,最根本的策略,我认为就一个字“读”。怎么读?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清人唐彪说:“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始能有得耳。老老实实地读,原汁原味地读。读是感受,读是触摸,读是激活,读是想象,读是眼耳鼻舌声音六根全方位的调动,只有眼耳鼻舌声音全方位的被调动起来之后,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被打开之后,每一个毛孔都竖起来之后,那么这样的文化种子才有可能真正地扎进到孩子的心田。反复读,读反复,所以古人读书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叫“煮书”。反复地煮,把它煮熟了,把它煮烂了,连文字、生气、节奏、意蕴全部内化到自己的心田,这样的种子功夫在以后的某一天,也许那是一个雨雪纷飞的黄昏,也许那是一个朝霞满天的清晨,突然某一个契机就进来了,就在那一刻他说,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这叫悟入。什么时候悟入?语文老师说了不算,孩子的造化说了算。但是什么时候播种,却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和担当,所以我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课堂,用自己的课文,乃至用自己的生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北宋有个大人物叫“张载”说过四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地本无心,文化是为之心,天地之命乃是文化的格局所决定的,往圣的绝学就是文化,而万世开太平的支点也在文化,这样的境界很高、很远,但是“虽不能至”,我们可以“心向往之”。

    谢谢!

     

    作者:王崧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 【上一篇】何 捷:“快感”与“幸福”,课堂教学的层次区分 【下一篇】吴永军:基于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对我国的启示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