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从“突围”到进入“新常态”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当前大力落实“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行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更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问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的人最多的文字。
识字教学的现状还不能尽如人意。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一是“粗放化”。随着人们对阅读教学的重视,识字有沦为“只为了扫除阅读障碍”的危险。识字过程成了简单的“一锅端”现象。
二是“扁平化”。对一篇课文的生字不分青红皂白一概都视为生字,作扁平化处理,平均使用力量。
三是“模式化”。教生字的过程采用“千字一面”的统一模式,不能因字而异,指导学法。
四是“边缘化”。信息化时代电脑的普及,打字代替了写字,只要记着音,就会找到现成的字、词,人们似乎不再去辨析准确的写法和用法。汉字的教与学被边缘化了。
识字教学改革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浪潮中,遭遇到新问题,正在进入“后识字教学时代”。
在“后识字教学时代”我们面临着识字教学改革的“新常态”:
一是掌握好三套识字工具,变“被动识字”为“自主识字”正在成为“新常态”。
二是联系儿童实际生活,变“课内识字”为“全方位识字”正在成为“新常态”。
三是传承汉字文化,变“狭义识字”为“综合识字”正在成为“新常态”。
四是充分开掘学情资源,变“授与识字”为“互动识字”正在成为“新常态”。
作者:周一贯(原浙江省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著名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