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忠豪: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改革(一)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12-01

  •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改革(一)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讨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改革,这次我们大会是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于旧的课堂教学的常态。周一贯先生对新常态作了解释,“新常态”,其实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关键就是我们的语文课程,我们的旧常态,问题多多,前两天我在广州参加一个“真语文”的教学研讨会,那为什么提出“真语文”,这个提法遭到很多老师的质疑,其实它和新常态是另外一个话意的表达,也是针对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一些不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现象,提出要探索我们的语文课程,就是说真的语文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新常态的提法可能更可以接受,但是两种提法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改变我们的一个低效的、问题很多的语文课程的旧面貌。那么新常态怎么理解?我是用这样一段很简单的话进行解释的。新常态的语文课程其实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这样的一门课程。那么就是我讲课的这个标题,我们过去的语文课程,其实一直纠缠在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样得争论当中,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里面,我们强调德育为首,强调发掘学科的德育功能,语文课一直是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再分段讲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所以这次2011版课程改革的标准,对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重新的界定。这样的重新界定把我们语文课的性质任务确定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样一门课程。那我觉得这样的一个观点其实为我们语文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课标的核心观点非常重要。我们新常态的语文课程就应该按照我们这个课标的精神,把我们语文课程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运用这样的一门课程,母语学习的课程。

    我们的语文课这么多年来,一直徘徊在低效的状态当中,社会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生不喜欢,老师也很苦恼。很多问题其实就出在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这门学科是教什么的,对这个核心问题我们一直没有把握准确,或者说是产生了误读。老师们看这样的一个教案,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前两年评上特级教师,他写了一个教案。他说我要发表,我说你这个教案千万不要发表,问题很大,老师们看:他的教学重点是不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啊?不是,是在理解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质。他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围绕着思想品质的认识展开他的教学。像这样的语文课,老师们,是我们常态的语文课,它的整个一个课堂的模式,就是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老师分段讲读,最后学生获得了一个思想交流,就认识了廉颇,蔺相如的品质。像这样的课是不是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其实老师们这样的课就异化了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我们语文课经常在讨论的一些问题,是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团长下令之后,疯狂的人群会安静了?”这个问题很有思维价值,但是,是不是语文的问题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是个心理学的问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老师们讨论什么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临死前还是带着微笑?一个同学查找资料,老师,人冻死以后,脸部肌肉僵硬,因此嘴角向上翘。这是生理学问题,不是语文问题。语文课,我们从课文当中,发掘出很多貌似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但是我们继续思考一下,像这些问题都不是语文的问题,它主要不是在讨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詹天佑》,老师讨论什么?“人字形”铁路是怎么回事?“中间掘井法”为何能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在讨论什么?怎么造铁路。这跟语文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什么关系。我经常举这个例子,数学课的例子。数学老师教一道题目:两个小队植树,第一小队种十棵,活了八棵,第二小队种十棵,活了六棵,它们的存活率各是多少?数学老师怎么教这道题目,存活率怎么计算?然后减一减就看得出存活率的差异。如果哪一个数学老师,他这样教,教完以后他还这样讨论:第一小队种十棵,活了八棵,第二小队只活了六棵,什么原因。甚至还可以讨论怎么让它们种十颗只活到八棵、六棵,怎么能够使他们种十棵活到九棵,甚至活到十棵呢?如果数学老师这样讨论问题,那么这个老师他一定下岗。中学课怎么能这么上呢?老师们大家反思一下,我们的语文课像讨论这种问题是不是脑子集体进水呢?其实老师往深里想一想,语文怎么可以讨论这些问题,但是现在我们语文课,不仅课堂里可以讨论,像这样大会的课也照样理直气壮讨论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就造成了什么原因,就造成我们语文课程性质的异化。为什么语文课会讨论这些问题?这主要和我们语文课的讲读课文的模式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语文课采用的什么?就是讲读课。今天二年级这堂课,程湘军其实也是一篇讲读课。像这样的讲读课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高效,怎么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老师们,有没有这个感觉,一个学期我们讲30几篇课文,学生的语文能力到底提高了多少?这实在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语文课大家都有一个感觉,这和数学课不一样。数学课三天两天不上课,学生要补课,英语也一样。语文课别说两天三天,两周三周不上,原来成绩好的照样好,原来成绩不好的当然还是不好,这个我们老师都感同身受。什么原因?其实是和我们这种讲读模式,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然后分段讲读这种模式密切相关。研究了国外老祖宗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老祖宗的语文不讲课,外国的同行他们也不讲课,于是我就反思为什么外国人不讲课,老祖宗也不讲课,于是我明白了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讲课文的方式其实本身效率很低下,一种语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在哪里?这个优点就在于它可以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最大化,但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不有利,甚至是弊大于利。我对它做一个学理分析,大家一起来思考,这样的讲读课文,首先异化了语文课程性质,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学习语文文字运用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而现在我们语文课主要的一个目标是朝向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将相和》就在理解廉颇、蔺相如的品质;《太阳》这篇课文就在研究太阳这个特点,太阳的热,太阳和人类的关系。这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课、常识课。《香港璀璨的明珠》就在研究香港的特点,香港是万物市场,香港是旅游天地,香港是美术圣地,这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社会课,上成了地理课。我们现在的语文课,这样一种讲读课程的模式很容易造成语文课程性质的遗忘。它的主要目标不在学习语言文字,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语文课不在上语文课,所以有句话“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什么原因?因为我们采用的模式,本身就是种别人田的模式,而不是种自己田的模式。老师们,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过度解读。现代语文课本,学生一读就懂,都可以读得懂,上次王崧舟在千课万人上了一堂课——《桃花心木》,林清玄写的一篇哲理性的散文,应该说有相当的难度。他调查故事内容读懂了吗?都懂了,道理懂吗?95%懂了,一个同学不懂。现代文,我们的学生都可以读懂,可以读懂的文章怎么教?读懂的课文怎么教?现在我们语文老师采用的一个策略,就是文本的深度解读,哪些学生读不懂的,还有就是方法规律的、语文知识的教学,一些方法知识的阅读,这个学生不懂然后就围绕这些组织任务去教学。我们的讲读课,它的核心,它的时间花在文本的深度解读。大家看,这是现在一本很热的书,《怎么阅读一本书》,美国的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这两位作者写的一本畅销书。大陆我们商务艺术馆也有,还有哪个出版社最近也是重印的,也出版了。这本书里面讲到阅读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基础阅读。基础阅读解决什么问题,这篇文章讲什么故事,这本书讲什么,读懂这本书,读懂这篇文章,这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大家读一篇英语文章,你能读懂这篇英语文章讲什么?说明你有英语阅读能力,能够读懂一本法语的书,能够知道这本书讲什么?你的书,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说明你有法语的阅读能力。汉语也是如此。这是定义的基层次的基础阅读。第二层次是检索阅读。检示阅读是什么意思,你能够很快时间了解这本书讲什么,这篇文章讲什么,15分钟翻一本书,明白这本书讲什么?这需要熟练的阅读技能,不是基础阅读,基础阅读半天能够看一篇文章,半个小时看一篇文章,看懂,这是基础阅读。我能够一分钟看一篇文章,两分钟看一篇文章,15分钟看一本书,那么说明你熟练阅读。其实我们小学要培养的是什么?就是能够读懂有基础的阅读和熟练阅读这个能力,成为一个熟练的阅读者。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分析是什么概念?这篇文章分几段?每一段怎么样的,整段文章段与段之间是什么结构?怎么构成的?它的主旨是什么?它的写作方法有哪些特点?这些是分析阅读。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大学的事情,按照听得了他们的认识,他们认为小学主要解决基础阅读的问题,然后有一部分熟练检示性阅读。说明阅读应该是高中以后的事情,按照他们的调查,这当然不是绝对,大学入学新生,有三分之一学生不能达到第三层次,分析阅读的水平,因此大学还要开大学阅读课。老师们按照这样一个理解,小学的阅读教学,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学生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检视阅读能够熟练地阅读,大量阅读能够成为一个熟练阅读者,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有了这个能力,学生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他就会读书了。

    然后到初中以后,高中在说明文阅读方面进行一些专门的训练,那么学生的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方法就基本掌握了。现在我们的语文课,读懂课文,基础阅读。对白话文教学来说,其实学生一读就懂,因此我们老师的时间重点是花在哪里?花在第三层次的主题阅读上面。所以这一层次阅读,其实对小学生来说,是基础阅读。熟练地阅读这个能力在过关的情况下,训练第三层次阅读,更加有效。如果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分析阅读,那么学生的熟练阅读就会受到影响。还有我们的语文课,其实不仅仅是阅读,还要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过度地把时间花在一个深度的超越学生认识水平的一个文本的解读上,其实减少了学生熟练阅读的包括听、说、读、写这样的练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并不有利。所以我们的语文课,老师们,这是一位老师上的,一个寻情记,寻找课文思想、感情表达的线索,这个线索这个阅读,大家判断一下:是属于基础阅读,分析阅读,还是检视阅读?其实是一个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两者之间。

    感悟女孩的“笑”

    第一回环:感悟笑容纯美。

    第二回环:再悟笑中心酸。

    第三回合:领悟笑中温暖。

    第四回合:再悟笑中深意。

    其实这样一些阅读是在训练学生的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是在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之间,再进行训练。那么我们的语文课,为什么每篇课文,老师们都要辛辛苦苦地去这样深度的讲读呢?分析。因为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因此你讲得很深,换一篇课文,我们的孩子又回到原点。孩子读一篇文章,并不是老师讲给他,经过分析他就能感悟老师,可能这篇文章,他能理解深一点,但是换篇文章,老师不讲了,他的理解还是儿童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随年龄发展,随他的经历的丰富逐步生存的,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根据儿童的阅读能力,根据他的阅读能力的发展阶段去进行指导,把重点放在他最需要学的核心能力的训练上。那么有老师说,我们的语文课,我们的语文知识教学,我们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的指导,老师也很重视,特别的是前段时间强调文本解读,老师们都重视语文课怎么抓住语言因素,但是老师们有没有思考过,观察过我们的语文课的知识教学和方法指导,它是怎么进行的。

    这是浙江嘉兴的一位老师,他上的一堂《呼风唤雨的世纪》。他的这堂课里面第一段讲了这个提问,用了阅读方法,然后用了设问句,语文知识,修辞知识,近义词,比较“发现和发明”,接下来是一个句子教学,然后是一个“举例说明”方法,再是比较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最后写了一个句子。

    老师们发现吗?我们语文课的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方法的指导,往往是碎片化的,是根据课文的内容随机添加式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指导在我们的讲座课文里面,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逻辑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因此知识和方法的教学必须服从这个主题采用一种随机添加的办法,零打碎敲地进行,这就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老师们,一个问题,零碎的知识,不成体系的知识或者方法是无效的,这是心理学早有结论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老师这个教学都是教过了的,学生没有学会,他没有一个实践的机会,这样就造成了我们语文课里的知识和方法,老师反复在教。什么时候教会,不知道。所以这堂课上完,我问这个老师:“我说那个设问句,你是不是第一次教?”他说不是的,肯定不是第一次,第几次也不知道,搞不清楚了。“以后碰到设问句你还怎么教?”他说总归还是要教一教,就是我们的语文课知识,我们的方法指导,出于一种碎片化的、点缀式的、浮光掠影的教学不扎实。所以这种现象在我们语文课当中很普遍。就像数学老师,如果哪一个数学老师,他上课这样上:“同学们,今天我们先学10以内加法,怎么求?数字列好,计算出来,同学们很聪明,学会了。接下来20以内减法怎么做?20以内减法做好了。我们再看三角形的边长怎么求?”数学老师如果这样上课的话,这个老师肯定是思维混乱了。老师们,语文课我们就是这样一种状态,零打碎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语文知识教学尽管老师们很重视,但是现实客观的情况是什么?这些教学,这些知识是碎片化的,严重降低了他的教学效率,违反学生的认识水平。那么这些和什么有关?为什么语文课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一个原因是我们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中,我们的教材给的是教材内容。他没有给出这篇课文到底教什么?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方法的指导、语文技能,这篇课文的听说读写到底训练什么,教学内容是一门课程的核心要素,而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在这个核心要素上出了问题,我们的教学内容是怎么确定的?是什么样的?是由老师自己来选择的。每个老师,他的语文教学经验都不一样,本身语文功底也不一样,对一篇课文文本的解读,感悟也不一样。你让他去解读文本,那么肯定是五花八门,肯定是乱象重生,这既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又降低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效率。

    老师们看,这是我网上下载的12位老师教同一篇课文《家乡的桥》,12位老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上都是一样的,表达了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但是在语文教学的内容的选择上,没有一个老师选择是对的。有些老师的选择很离谱,看看第二点,给名词加上合适的动词以组成动宾结构的词组,有没有这样的要求?没有,小学哪里要教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是老师自己选择的。

    所以我的研究生学生到学校去实践,有些实习老师要去上一堂课,要去实践,拿着课文去找老师,问这篇课文到底教什么?老师怎么说?要自己读啊,你读课文发现可以教什么,你就教什么。这就是我们语文课的现状。老师们,像这些问题,其实很多主要都是语文课程问题。我们的语文课,我们选择了讲读课文这样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本身就很难上升高度,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存在一些问题,50年代就发现,这是56年教育部发起的一个调查报告,其中就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一、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发展学生的语言重视不够;二、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和熟练技巧的培养注意不够;三、老师过度地讲读内容,不适当地讲一些抽象的概念,这些问题现在是否存在。

    为什么50年代、60年代就强调精讲多练?周一贯老师,老前辈,那个时候的教学就强调精讲多练。我80年代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是强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现在我们又强调语文的实践,新常态,这个很重要的,语文课要强调语文实践。但是我们常态的语文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还是很少,什么原因?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采用的是讲读课文的这种模式,就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讲读课文这种模式,是与生俱来的,密不可分的。

    你不改变这种模式,那么这些问题可能会始终存在,所以我们这里提出这样一个思想,一个新的观点——我们应该回到原点去思考。学生的语文课,语文到底是怎么学的?这么多年来,我们讲读课文想提高效率,为什么很难找到高效的原因,高效的路径?原因何在?就是和我们这个模式本身低下是有关系的,这个模式我们的老祖宗不是这样教的,外国同行也不是这样教的。这是现代语文教学,在我们特定国情下才形成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形态。我的一个基本判断这种教学形态或者这种教学模式,它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发掘学科的德育功能,能够使道德伦理教学的最大化,但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其实并不有利。老师们,我们的语文课,究竟怎么去探索新常态?可能和改变这样一种旧的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我想这是需要重新探索的一条路子,这是讲的我们的语文课。

    我对讲读课文这种模式进行了分析,从学理上进行了一个研究,就是我的一个结论。我们的语文课,老师们,大家可能要重新去思考,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去思考语文到底该怎么上。这是我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请老师们思考,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语文课到底教什么?按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样一个新的课堂语文教学的目标,或者语文课程的性质,我们的语文课到底教什么?我认为语文课要教的内容,主要不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碎片化的添加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不能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要重新选择,按照儿童语言发展,我们的语文课究竟教那些内容?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是我们语文课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今年的第九期《小学语文教师》,我发表一篇文章,在座的很多老师都听过,就是“再论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为什么是再论?今年的《语文教学通讯》第一期,我写了一篇文章语言积累,“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于永正老师马上和了一篇“也谈这个基础”,然后又在9月份第九期《小学语文教师》又发了一篇再论,就在里面提出了,这是我最近这段时间的思路。小学语文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我认为是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积累,这是语文学习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习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教学,我们侧重在思想内容的理解领域,侧重在方法规律的指导,当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合适的语言文字的积累,这对孩子语文能力的培养是犯了一个战略性的失误。

    这样一段话,老师们,我们的老师一般教什么?很多老师是教写景的方法,怎么写景?九寨沟景色写了什么?雪峰,湖泊,湖水,原始森林。抓住了哪些特点?雪峰高,湖泊美,湖水清,原始森林多。有的老师还会抓比喻句“像颗颗宝石”,把什么比作什么。也有老师会抓总分段,总分的段数。前面的这些内容和后面的一句话什么关系?分总关系。语文课,一个是抓思想内容,还有一个是表达方式。老师们换一种思路,我们再来读这段话,还有哪些更值得学习的内容。按照学生的语言,“一座座雪峰很高,雪峰高极了,雪峰高高的”,课文用的什么词?“插入云霄”,这个词好,还是“高高的”?这个词用得怎么样?这个词用得很有文采,很有水平,很优雅。这个词我们要积累起来。“大大小小的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老师们,这句话对大家来说比喻句,我觉得是更重要。这是一个新的句子,我们怎么写美?这个句子写得真好,这样的句子就很值得积累。湖水很清,可以怎么说?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色彩很漂亮,湖底石块色彩斑斓。对小学生来说,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和积累这些词语,积累这些句子,你认为哪一个更有价值?我是觉得对小学生而言,他的语言材料积累,这是语言学习的起点,这个比写作方法更重要。当然写作方法也重要,我说是比写作方法更重要。还有这段九寨沟的动物——金丝猴、羚羊,老师们在教的时候,金丝猴机灵,羚羊善于奔跑,大熊猫憨态可掬,概括动物的特点。当然动物的特点写作方法也是语文应该教的内容。但是对小学生而言,用什么语言来写金丝猴的机灵,用什么语言来写羚羊的迅速,可能来得更重要。按照学生的写法,“看到树林里有一只金丝猴,或者树林里一只金丝猴在望着我,树上吊着一个金丝猴”,一般都是一句话,儿童的大白话,就是这样一句一句。课文怎么写的,“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颗大树上不动,多调皮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正向你窥视”,不是看也不是望,是窥视,这个词用得多好。你写一句,作者写了三句,这就叫会写。学生为什么不会写它们?他缺少语言材料,这是我们孩子学语文的一个最薄弱、最需要丰富的内容。下面这句话也是,“看到一群羚羊在你面前跑”,孩子一般都是一句话。课文怎么写?“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蹿出来”,怎么出来的?蹿出来的,“还没等你看清他们”,怎么快,“还没等你看清他们”就是表示快呀。“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你看前面的余音袅袅,写得很有回味。这写得多好,作者的句子和学生的句子语言差在哪里?作者可以把一句话展开,写得很具体,写得很形象。老师们,对于学生来说,积累这些语言材料可能比明白其中的写作方法更显得重要。原因何在?原因很简单,就是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是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儿童记性好,悟性差。我们语文课,我在桂林会议上也讲这个特点,一篇课文一般都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它的学习内容,语文知识(方法)也讲这个观点。这篇课文一般都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它的学习任务。第一个任务是人文经验,第二个任务是语文知识。比喻句,写景的方法,阅读的方法,语文知识与方法。第三个任务,语言材料的积累。老师们对儿童小学生来说,这三个任务,课文的三个学习的内容,哪一个内容最重要?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第几个?当然是第三个。但是现在语文课的重点,大家放在第一个和第二个。是不是这样?忽视语言的积累,这是我们语文课程一个极大的战略性的错误。小学生出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将大量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可以极大的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我们的老祖宗是这样认识的。十五以前应该把该读的书读懂,记熟。不是读懂,是读熟。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面,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们,我国语文教学的重心,一直朝向文本内容理解和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忽视了文本语言的积累。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战略性失误,直接导致中国国民语文水准下降,现在我们下降的程度其实是很厉害的。

    最近网上流传,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科学院院长周记写了一封贺信。周记何许人,教育部部长,前教育部部长,不到一百字的贺信里面,居然有三句明显的病句。这不可思议吧!整个民族的语言水准下降。现在我们这批老师和我们解放前思索教育出来的老师,我们的语文水准,我们的语文素养有没有优势?没有优势,所以现代语文教学和传统语文教学,我们抛弃了老祖宗这种宝贵的多读多背的学习经验,这对儿童的语文学习来说是个极大的损失。儿童时期大量积累语言,有什么价值?第一个价值:丰富语汇,这毫无疑问。语言包括词语,包括句子,识字也是。语感培养太重要了。老师们语感怎么培养?语感只有靠大量语言的吸收。今天我们这堂课,里面有很多好的词语和好的句子。这些句子对学生来说都可以形成他的汉语节奏感,音韵感,用词怎么变化都在里面,老师们大家看看上面一段话:“陈翔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一口泉水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也不在乎。”我们老师抓的是“不在乎”,其实这段文字是对学生的语感培养,汉语的一些怎么用词,怎么写句,量词怎么用,怎么写能够押韵。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好好地读下去,读得朗朗上口,甚至能够背出来,这就是语感。“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多少道山涧”,一个“座”,一个“道”,这是量词。“几个野果,几口泉水,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老师讲了当中一个“充饥”。“饿了,就采几口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为什么不是“喝”,而是“喝喝”?因为前面是“充饥”,双音节的词,如果这里是捧几口泉水喝,韵就不对了,读起来就不舒服,像这种语文知识,我想老师不一定要明显点出,但是让孩子把这段话读熟,读得朗朗上口,就是汉语的一种语感。这就是个语感,让孩子在自己的语言窗口里面积淀下来,这个太重要了。《文心雕龙》里有这样一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用过一千把剑,成百上千的剑,你能认识什么是好剑,你弹了成百上千首曲子,你就能明白什么是好的曲子。如果只弹一首曲子,只弹十首、二十首、五十首,你就不能体会到用剑,其实就是一个剑感,一个曲感,、乐感。乐感哪里来?大量的实践积累,有了大量实践积累,你才能有乐感,才能有剑感。


    作者: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 【上一篇】吴忠豪: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改革(二) 【下一篇】薛瑞萍:对连续、完整、真实的追求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