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 峦:部编一年级教材的创新点及教学建议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7-06-15

  • 部编一年级教材的创新点及教学建议
     

    各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再相聚于千课万人的活动现场。

    我们这次活动的核心词是:新教材新课堂。这套部编的语文教材经历了4年之久,这是根据我们国家最高领导层的决策编写的,这套教材新在哪?我们的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已经在我们这册的参会指南的卷首语里讲得非常清楚,希望各位参会的代表认真地读一读。我今天上午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谈一些比较微观的内容。

    第一点,我简单地说一说编写这套教材的背景。为什么要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呢?首先是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的高度来进行思考的。大家知道最近的若干年我们的中央领导层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行革命的教育,进行中华美德的教育。这些想法的提出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使我们的受教育者有信仰。我们不否认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的人民,中国的公民出现了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信仰的缺失,信仰的丧失。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GDP上去了,信仰下来了,这个国家恐怕不大有希望。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和利益集团希望把中国搞得跟前苏联一样,让它改变颜色,他们在苏联成功了,他们把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给打散了,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再看我们国内,我们讲和谐,我们讲民族团结,但是我们不否认不仅有台独,而且有藏独,有江独,甚至最近又出现了港独。这些事情中央领导层是不能不考虑的。所以他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使我们的接班人,使我们将来的公民要有信仰。这是一层想法,所以大家注意到你看最近我们特别宣传要弘扬抗战精神、长征精神、航天精神都是跟这样的一个思考相关的。

    第二个背景:现在全世界的教育界都在研究核心素养,我们也在研究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教育部投了很多的钱,组织了一个很大的专家的班子,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最近研究成果出来了,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我也读了,感觉研究得很细致,但是我也同意福建一位教授的看法,我们的这个研究太宏观了,太全面了,这核心素养变成了全面的素养,变成了综合的素养,有点面面俱到了。依我看,我认为核心素养就三句话。第一句:健康的身心;身心要健康,也就是要育体,把体育两个字颠倒过来,要育体,打好身体的底子。第二句:良好的品德,要育德,打好精神的底子。第三句:关键的能力,要育智,打好学习的底子。我以为这就是我们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格,关键的能力。那语文素养是什么呢?我以为从小学的这个阶段来讲语文素养有那么五个方面。一人格雏形的培养,这是做人的根本。第二培养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说、读、写、书的能力,这个书是指书写。听、说、读、写、书的能力来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第三,提升阅读素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我们要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特别是读整本书的习惯,这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第四,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里面核心的东西是内力的觉醒,内在力的觉醒,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我要主动的思考,我要独立的思考,这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第五,积淀文化和提高审美力,这是提升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品位。我以为这五个方面就构成了我们小学阶段的语文素养。人格雏形的培养,培养听、说、读、写、书的能力,提升阅读素养,要使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审美力。这是我们编写这个教材的第二个背景,就是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研究。

    第三个背景:加强母语教育。有一个阶段我们的母语教育遗失了,从国家的层面到各个学校,对外语的重视程度,在外语学习上下的功夫超过了语文,超过了母语。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取决于语文。上至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下至各个领域的精英、成功人士,无数事实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当前中高考正在进行改革,改革的一个导向是强化语文。现在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叫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随着外语多次考试取一次比较好的成绩,随着今后的中高考数学的题目要降低难度,这样在中高考的竞争中,外语的优势、数学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小,而我们的语文的优势在提升。今后中高考的总分如果两个孩子是相同的话,看语文,哪个孩子语文成绩高,优先录取。所以仅从中高考的角度来说我们也要更加的重视语文,加强语文的学习,小学不抓,中学高中再抓已经晚了。这是第三个背景。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都有必要在课程改革进入到深水区的时候要编一套部编的教材,当然不仅是语文,还包括历史、思品和政治这三门学科。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部编教材的指导思想。第一个指导思想:立德树人。第二个指导思想:(这里我指的是低年级教材的,不是全套教材。)就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以识字、写字、学词为重点。第三个指导思想:搞好幼小衔接,实现由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的平稳过渡。第四个指导思想: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是识字、学词,不仅是学语文,我们在低年级还要不断地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要培养种种的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比如听课,倾听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提问的习惯、读书的习惯、写字的习惯、整理的习惯等等。这是我们考虑的第二个问题,低年级教材的指导思想:立德树人,体现低年级课标,体现以识字、写字、学词为重点,搞好幼小衔接和平稳过渡,进行全面的人文启蒙教育。

    下面我具体说说一年级第一册我们的一些思考,我们的一些特点和教学的建议。大家使用部编教材一上的老师们会很清楚,教材一开篇是准备课或者是入学教育课,一共四面三课。第一课《我是中国人》,画面有我们全国56个民族的儿童。这56个民族儿童的排序是很讲究的,是经过国家民委他们的讨论帮助我们排的顺序,这个一点不能乱。为什么要设这一课,我们根本的想法是让我们的孩子有一种国家的认同感,有一种归属感。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是中国人。准备课的第二课《我是小学生》,内容里面有一首上学歌,这个老师们都很熟悉,是让孩子认同认可自己的身份,我从今天开始已经是小学生了。第一课是国家认同,第二课是身份认同。第三课《我爱学语文》,是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的一种引导。上课的内容很简单,意思是很深的,希望我们老师能够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我建议用一种活动式的体验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进行准备课的学习,而且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尽可能的向幼儿园靠拢,要更多的借助幼儿园的活动方式来上准备课。我建议不要用40分钟,坐直了听40分钟那样的形式上课,用活动式的体验式的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内容要更加丰富生动,时间可以延长。

    在这个准备课里,我刚才讲了,在《我是小学生》这一课里面安排了上学歌,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我们是想这个歌孩子是很熟悉的,希望老师在领唱,在引导孩子组织孩子歌唱的过程中用律动的办法、记诵的办法在这里边能够无意地识一点字。这里面实际渗透了一个什么想法呢?听读识字的想法。听歌曲,听老师读这首上学歌,在这里面无意的识一点字,听读识字是识字的一种形式。接下来准备课之后,按照往常应该安排汉语拼音的教学,但是这一次没有,这次在准备课之后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识字课,也就是未学拼音先识字。这五课分别是:《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和《对运歌》。这里边有韵语识字,有看图识字,有借助我们汉字象形的特点来识字等等。这样的安排是使我们的小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因为他们在入学之前见过许多的汉字,甚至也认了一点点字,在准备课之后直接学汉字,他们感觉到更亲切,实际上克服了拼音的陌生,降低了一点教学的难度。另外我们在这一部分安排的35个字都是课标里300个基本字里面的字。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让孩子认识一些基本字来增加成就感。孩子入学没两天回家就告诉爸爸妈妈我认识了“天地人”,我认识了“金木水火土”。这比以往学了一个月的拼音才识字,孩子的成就感会更强。我们在这里安排了15个笔画简单的独体字,让孩子认识田字格,认识简单的笔画、笔顺来进行描写、进行临写。这是入学教育课之后的第一个单元,识字单元。除了这个识字单元,我们在以上的第一个阅读单元之后安排了第二个识字单元。一上一共有两个识字单元,就是集中识字的单元。

    那么第二个识字单元有这么五课:《话大小多少》,这是一首古诗;《韵语识字》、《小书包》是词串加韵语识字;《日月明》是识会意字;第五课《升国旗》是词语加韵文的识字课。那么整个以上是安排了两个识字单元,10课的集中识字课。除此之外我们结合4个单元的阅读课,结合着阅读来识字,这就是随文分散识字。此外我们在每个单元后面的语文园地里设了两个栏目:一个栏目叫做“识字加油站”;一个栏目叫做“趣味识字”,我们在这两个栏目里也安排了少量的汉字。可见我们在一上既做到识字学词为重点,又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识字。不仅如此我们还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我们低年级编写识字教材的思想指导思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两手抓,一手抓老师利用教科书有师指导的识字,一手抓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做到无师自通。自己在生活当中随时随地的主动地识字,比如我们在语文园地里面安排了认识课程表中的字,除了语文,有数学、有思品、体育、美术等等,认识课程表的字。借助反义词来识字以熟带新,认识表示时间的词;认识道路名、单位名,认识称谓用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还有认识职业用字,工人、农民、医生等等。我们通过这样的引导告诉老师,告诉同学们识字不仅要在课堂上识,不仅要用教科书识字而且在生活中要主动地随时随地的来增加自己的识字量。关于识字这本教材是这么安排的。

    关于写字我们从识字课的第二节安排写字,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我们安排孩子认识田字格,我们在新出现的笔画笔顺上都做了标注。只要新出现一个笔顺、新出现一个笔画,我们都在写字栏的上面做了标注,先描写后临写。除此之外,在语文的园地里,我们为了培养学生书写的能力,我们在语文园地里做了书写提示,单元语文园地里有书写提示,怎么分工的呢?课后是单字的指导,书写提示里面是归类的指导。比如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等等,我们把孩子已经认识的需要写的这一类字归类练习,另外我们在以上的书后面还附了常用笔画的名称表。

    关于识字写字我提这几个建议:第一点我们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是300个,要求书写的字是100个,比较课标实验教材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一点降低,为什么?这是为了迁就农村的,迁就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老师和学生,我们不得不做这样的退让,但是从我们编者本身来讲我们是不主张这样的。在座的各位老师您所在的学校如果有能力的话完全应该突破这样的识字量、写字量,特别是识字量。我个人的主张是识字要提速而不是要减量,为什么?1.早识字早读书早启智;2.我们今天的孩子有这么好的条件天资又这么的聪慧,完全可以认更多的字,我们完全应该超过古人,古人利用三百千一年认识2000字,我们今天的孩子有这么多的学习资源两年才认1600字,说不过去。所以我希望有志于研究识字教学的老师们、校长们,在您的学校里,在您的班级里可以尝试认得更多,让我们的孩子早读书。

    第二个建议:找准教学的起点,分层教学。我们的孩子在入学之前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一个字都不识的,至少他认识他的名字。城市里面这种情况,早识字、多识字的情况就更多了。北京中关村三小的一个班级,在孩子入学之初做了一个测查,让高年级的学生测试班上每个学的孩子,拿5000个常用字表来测查,认识2000字的孩子占百分之十几,认识一二百个字的排在很后面,说明什么?儿童的识字不是零起点,我们老师要做一个前测,对孩子要有所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找准起点分层教学,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要把主要力量用在识字少、写字差的学生身上。这点很重要。

    第三,老师一定要积极的、主动的引导孩子在阅读中、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在课堂上要加强自主识字的引导、交流和激励。我们有许多的办法来引导他们,定期交流。比如每周拿出20分钟来交流、激励他们,这样孩子课外自主认的字往往比老师在课上教的还要多。

    第四写字要加强指导,要做到课标里面讲的天天练,我们要持续地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直到人人养成习惯。我知道有的低年级的老师很用心,孩子每当提起笔来自己就说出小口诀,那个口诀比如三个一等等,来指导孩子有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养成好的写字习惯。以上是关于我识字写字的教材安排的一些建议。

    第三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安排在第一个识字单元之后,一共用两个单元来学习汉语拼音。两个教学单元,第一个教学单元是单韵母和声母的教学和拼读。第二个单元是复韵母及拼读,那么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很明确,一要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第二能准确的拼读音节,第三能正确的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就这么三条。最高的要求是什么?是准确的拼读音节,到了期末能够比较熟练的拼读音节,用汉语拼音来帮助识字阅读、正音、学习普通话。那么书写方面是抄写而不是默写,能够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所以直呼音节默写音节都是提高了要求。老师们注意,如果领导检测我们汉语拼音的话,他如果安排了默写音节这样的内容要求学生直呼音节这都属于超标了。汉语拼音教学建议用时间在一个月左右。第二不要提高要求,提倡在游戏中、活动中来学习拼音。第三在阅读儿歌中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我们安排了许多的儿歌,带拼音的也有汉字,双行出现的这样的儿歌,要在阅读儿歌中巩固拼音,附带着识一点字。第四拼音完成以后要做一点自测和互测,做到基本达标。这是关于拼音。

    第四关于课文,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四个课文单元,每个单元三课到四课,一共十四课。十四篇课文里面新选的课文占三分之一还要多,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课文是新选的。我们新选课文的标准是什么呢?按照温儒敏教授的说法,首先要有意思,其次要有意义。先要有意思,孩子们喜欢读;第二是有意义,那么我们除了安排了14篇课文以外,我们在一年级上册的教材里还精心设计了两个栏目:一个栏目叫做《和大人一起读》,一个栏目叫《快乐读书吧》,酒吧的“吧”,《快乐读书吧》和《和大人一起读》。大家一听这两个栏目就应该有一个这印象,这是引导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结合。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课外阅读拿到课内来指导。我们在以上的教材里面,在《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里面我们都安排了具体的阅读的内容,有童谣、儿歌、故事、童话、儿童诗一共8篇。也就是说除了读14篇课文以外,至少要读这8篇课外阅读的材料。怎么读?和大人一起读。这个大人首先是老师,我们老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和孩子一起读这些童谣、儿歌、故事、童话、儿童诗。其次这个大人指家长,我们提倡亲子阅读。这8篇材料有的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进行阅读交流,有的可以布置给家长,我们要精心的知道家长怎么样和孩子一起读,这是我们新编教材很用心的一个地方,这种课内外阅读的结合,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课外阅读进教材、进课堂、进评价的这种理念我们贯穿在整套教材的始终。当然栏目中高年级变了,实质没有变。这是关于阅读的内容,那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老师们注意,这一套教材,不仅是低年级包括中高年级有关理解内容的题目大幅度的减少,有关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大幅度减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如此。而引发思考指导学生提取信息交流感受、发表自己想法的题目有所增加。那么我们可以具体的来看一看我们的自动思想是降低理解课文内容的要求,在低年级降低理解课文内容的要求。教学中心下移,我们认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是识字、写字、读好课文。读好课文首先是正确的读、流利的读,不是有感情的读。正确的读、流利的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逐渐的建立起来儿童的书面语的语感,这点非常重要。我们慢慢的建立起书面语的语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要会停顿,会断句。小学要建立白话文的书面语的语感,中学以后要建立文言文书面语的语感。我们古人读书文本是不断句的,没有标点的,完全靠自己书面语的语感来读。中高考有给古文断句,给你一篇文字,没有一个标点,你要断句,凭什么?凭语感。所以从低年级开始我们要培养孩子书面语的语感,这一点很重要,而不是一上来就是有感情的读,这个词怎么读,那个句子怎么读。这一点老师们一定要有个转变,我们通过阅读教学要教给孩子们正确的读课文,特别是会停顿,句间的停顿,句终的停顿,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一定要让学生慢慢的学会,这要靠老师的指导和泛读。那么低年级除了识字、写字、读好课文以外,我们希望大多数的课文要能够背诵,还有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能够提取重要的信息,理解重点词句,能够提取重要的信息。要坚决改变分析内容串讲的情况。

    那么,低年级除了识字、写字、读好课文以外,我们希望大多数的课文要能背诵,还有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能够提取重要的信息。要坚决改变分析内容、串讲串问的教法,要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教学环节,用在识好字、学好词、写好字上,让识字教学落实。要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环节,用在朗读训练上,让学生能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建立初步的语感,让朗读要求扎根。一个让“识字”落实,一个要让“朗读”扎根。还有,低年级理解运用少量的词语,积累语言。所以,低年级老师教阅读,示范朗读,借助图画阅读,展开想象阅读进行猜测等等,这些策略都是比较实用的办法。范读、借助图画阅读,一边读一边想,展开想象,引导学生猜测。看着题目想想这个故事会讲什么?读了前面,猜测一下下面接着会讲什么?用这些比较实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阅读。

    再一点,我们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做了很大的改进。拿一年级上册来说,我们主要设计了这几个方面的题目:一、理解、积累、运用词语或者句子的题目;第二、指导朗读的题目;第三、提取整合信息的题目;第四、联系个人和生活实际的题目;第五、认识自然段。大致有那么五类,我再重点说一说。比如,指导朗读的题目,我们是从字音到指导段句,在一年级上册是这么一个想法。读准字音,比如,有一课叫《秋天》,里边出现了“一”字的三个读音:“排成一字”、“一片片”、“一群大雁往南飞”,这里涉及到“一声”“二声”和“四声”。老师正好借助这篇课文来指导学生来读准“一”字的不同读音。告诉学生,有的字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会安排孩子读出顿号的停顿,读准句号的停顿。再后边,我们安排读好句间的停顿,句子之间、词语之间的停顿。所以老师们,你要用心地来揣摩课后思考题来进行指导。这是关于朗读的指导。

    关于提取整合信息的题目。因为小学的低年级,一个阅读的重要的能力,就是提取信息的能力。到了中年级的重点是对文本做出解释的能力。到了高年级的重点是对文本做出评价的能力。

    低年级提取信息的能力,我们是由这么几个层次来培养的。一、提取简单的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有这么一篇课文《青蛙写诗》,这是一首儿童诗。我们在课后就出了这样一个题目:“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有句号,请你圈出来。”这是什么?提取简单信息。接下来,我们提高一点难度,让学生在选择后做出判断来提取信息。我们有篇课文叫《项链》,这是篇散文。散文里面讲到:孩子们到海边玩,把彩色的贝壳串成项链、用金色的脚印踏出项链,彩色的贝壳串成项链挂在胸前、脚印踩出来的金色项链挂在大海的胸前。我们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孩子粗心的话可能就以为彩色贝壳的项链就是大海的项链。不对!大海的项链是用金色的脚印串成的,那才是大海的项链。这就是什么呢?这就是要选择以后来提取了,有点难度。

    再接下来,我们培养孩子“归纳信息”。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有一道思考题:“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分别画了什么?”这就要整合了。孩子读完,从文章里找“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有一个干扰项:青蛙它没有来,它在窝里睡着了,冬眠了。小孩子如果说雪地里来的小画家有青蛙,这就错了。所以要引导孩子归纳信息,有小鸡、小鸭等等。它们分别画了什么呢?然后孩子自己组织语言来说出来。这就更有一点难度了。

    最后,我们一年级上册的难度是“整合信息”。《乌鸦喝水》,在课后出了这样一道题:“说一说,乌鸦用了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这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吗?不能,这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合信息,所以我们在设计思考联系的时候是有梯度的。围绕着“提取信息”这样的一个训练点,有层级地、有梯度地设计思考练习题。由提取简单信息到选择后提取信息,到归纳信息,到整合信息。

    再有,我们在思考练习题里面,除了以上例举的一些题目,还注意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把阅读引向生活,使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我们有一篇叫《影子》,这是一首诗歌。课后,我们引导观察,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这是引向生活了,方位的概念。孩子开始可能按照课文的内容说,我们老师可以叫几个同学站到前面,然后让学生说,我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是什么?我们还可以在操场上,还可以在其他的地方,引导孩子搞清楚方位的概念。这是训练观察。第二,说想法。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这是在《四季》这篇课文之后。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的句子来说一说想法。第三,说心情。《明天要远足》,这是台湾作家的一篇作文,就是明天要远足了,心里非常激动,睡不安稳。让孩子说一说,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除了远足以外你有没有这样的心情?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心情?说一说感受。《大还是小》这篇课文后面是这样一个题:你自己觉得你自己很大,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小?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联系生活来处理一些题目。我们最高的一年级上的训练要求是认识自然段。在《乌鸦喝水》的后面出了这样一个题目:“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把它标注出来。”所以这是一上的最高要求。从这个课后练习题的安排,老师们就能够看到编者还是比较用心的。最后第五点,说一说口语、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初步训练。

    我们这套新教材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因为《课程标准》里讲,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那么,我们这套教材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以贯之。我们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维度来进行训练。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上,重点是“口语交际”。我们“口语交际”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大胆地、主动地和别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那么一年级,我们每一册安排四个口语交际的训练,一年级上分别是“我说你做”,这是“做”和“说”的结合的训练;还有是“我们做朋友”,主要是做自我介绍的,通过聊天交朋友的这样一个训练;第三是“用多大的声音”,我们图画里面表示,在私密的时候,你跟一个人讲话要用多大的声音?你在公众的地方讲话又要用多大的声音?我们就告诉学生,面对一个人交流和面对一个群体交流,声音要不一样。说话声音的大小,要看场合、看对象。国外批评我们中国游客很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大声讲话。不管是什么场合,中国人一到就热闹了,大声说话,不管别人的感受,我们从小要教育学生,说话要注意用多大的声音;第四,《小兔运南瓜》,这是一个补充图画来讲故事的训练。一共四幅图,只有中间一幅没有,空白了,就是小兔用什么办法把南瓜运到回家的,唯独这个图没有画出来,让学生想。我们目的是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办法太多了:两人抬,拿手推车来推,一个人挑两个等等。当然,还有把南瓜做车轱辘,当车轮子滚回家等。我们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办法来讲这个故事。

    口语交际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贴近他们的经验和想象,注重游戏性、情境性和互动性。我们对训练的重点做了一些细化,一年级上册重点是训练学生用心听、大胆说、听明白、讲清楚。另外,讲话要看场合、要看对象,注意语音、语速。那么,除了听说以外,我们还安排了极少的,一些少量的,比如用词写句子、写话的训练。我们的最高要求是什么呢?就是在新年的前夕,画一个祝福卡,写一写新年的祝福语,写一句话祝福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老师同学。这是一年级上的最高要求。当然,我个人主张,当孩子愿意拿起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想象的时候,老师都要鼓励孩子来做。许多学校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他们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就鼓励孩子写一句话,每日一句,写什么?写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想象。

    北师大的于丹老师,讲《论语》的,她是两岁认字,三岁写日记,日记写什么?写自己的感受。今天高兴,我为什么高兴。今天非常伤心难过,我为什么难过。写感受,这是孩子最容易写的。“每日一句”,可以先画画再写画,写个词,写个句子都可以。让孩子写着玩,放开了写。因为儿童天性是愿意表达的,是有丰富的想象力的。一个两岁半的儿童,一边玩手电,一边脱口而出:“小手电,拿手上,我把开关打开了。哇!射出一个小太阳。”我们既不要拔高要求,又不要压抑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力,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利用新教材,依凭新教材,创造新的教材,给我们小孩子在学习语文上、在学习做人上,做一个最初步的奠基工程,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作者简介:崔  峦(小学语文部编新教材主编之一,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

  • 【上一篇】余小刚:发展才是硬道理 【下一篇】周一贯:树立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发展观”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