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德江:学导式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08-14

  • 学导式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很多地方正在推进“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型。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这样一个话题,这也是我们南湖区提出的一种学导式教学的作业实践的教育理念,以推进“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型。我们重点谈谈其中一部分:如何让我们在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怎么样让孩子进入真正的学习过程。

      首先我们看看启发我思考的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大概在十多年前,课改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当时出了一道题进行调研。那么学生的知识背景是老师已经教过周长了。那什么是周长?孩子居然回答我:长方体=(长+宽)*2,正方形=边长*4。孩子把两个公式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他却不知道什么是周长。再看近两年的教材,圆周率(π)是一个固定的数,请你回忆一下,在数学课堂上你们是怎么得出圆周率的,把探究过程简要地写下来。第一个孩子写得很好:我们找来了很多的圆形物体,然后拿出一根没有弹性的绳子,在圆形物体的周围围了一圈。他标明了这是一根没有弹性的绳子,写得很严密。第二个孩子也写得很好,而且步骤很清晰:π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约等于3.14。因为圆周率老师只让我们背3个数字,就是3.14,只要多做一些题目,就不由自主背出来了。有些老师是这样上的,进教室提问,有没有知道圆周率是多少的人?那肯定有几个孩子是知道的,接着让学生回答,回答之后老师便讲解一番,然后再让学生看书上的定义,这样就算上完了。有的老师觉得要准备物品,操作太麻烦,反正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3.14,何必那么麻烦呢! 老师这么教,孩子掌握的就只有这些东西。继续看另一个孩子的回答:有一天晚上,一名数学家发现3.14159,数字太多,所以就保留了两位数字。他只知道是数学家发现的,具体怎么来的他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教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作品,说明了什么?你的教学给孩子留下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过程就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结果。这两个例子反映了当前教学中的一种现象,我们称之浅表性学习,或者浅层学习。很多教学衔接的课,把一个知识点作为一个很孤立的事实教给孩子们,让他接受、记忆。所有的课堂的思维活动都被导向到回答、印证、记忆标准答案,或者操作培训。给一个知识点,只要把知识点记住就行了,经历过程都被忽略了。学习变成被动地机械地记忆所教授的知识,没有主动地深层次地真正理解知识,不会灵活地应用知识。其实课堂实践很重要的。深度学习指的是什么?是当前学习科学基座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学习者能够深层次地理解构建,迁移知识的一种学习状态,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地记忆。数学应该不需要反复地记忆,只要经历探索并且在练习中运用,很多东西慢慢就理解了。当然,有一点大家要注意的深度学习不是说把数学变得复杂化,这是没有必要的。比如推移的内容,其实可以简单点,画一个九宫格。有些知识点还是需要记的,一种是机械地记,一种是非常关注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一种不能灵活地运用,一种是思维属于高层次思维;一种属于相对比较低级些的记忆性思维,一种是深入学习,是希望对学习感兴趣的、积极的,这点也非常重要。

      我一直强调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本领是什么?让你的孩子喜欢上数学课。我做过九年的一线老师,27岁开始当校长,当了4年。31岁我开始到教研室当教研室主任。在做九年一线老师的时候,我最大的追求就是让孩子喜欢上我的数学课。只要喜欢了,就好像爱一个人一样会无怨无悔。只要喜欢了,你让他做什么都不厌倦,就像一首歌唱得那样“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有时候让学生开心开心,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这是好事情。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他就会跟着你的思路走,所以这非常重要。不要觉得数学就是做题,不停做题,这就会出问题的。

      怎么做呢?简单的说,什么是具体的深度学习。一位老师怎样去追求才能实现深度学习。第一点,我觉得要把握学习内容的数学本质的教育价值。这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前提。作为一名老师,自己要懂、要理清楚、要读明白今天我们教的内容,即孩子要学习的内容。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的价值是什么?就是要读懂数学,读懂教材。如果老师自己都不能把这个内容理清楚,把握准确,那么你的教学是不可能深入的,只能流于表面。比如面积一课,老师首先得弄明白面积到底是什么。面积到底是什么?物体表面的大小。还有呢?或封闭东西的大小就叫面积。那么你希望这节课结束以后,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到底是什么?物体表面或者封闭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这句话背熟了也没用。抽象的图形面积这个词也很容易记,但是真正理解它的概念是不容易的。到底面积是什么?面积是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大部分教材上是这么解释的: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这是最常见的。

    我们特别来看一看辞海怎么说。这个话有点拗口:几何的基本度量单位之一,是用以度量平面或曲面上一块区域大小的正数,通常以边长为单位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度量单位。面积应该是个数,这话怎么理解?它的大小,我们要用一个数去描述它,刻画它。大小到底是多大多小?我可以用一个数去刻画它,这就是度量的过程。这健事情老师自己得弄明白。那么怎么去刻画它?就是数单位。任何的度量就是数出这些单位。度量一般怎么教,分为四步:1.学习一些主要概念,做一些简单比较。2.使自定义的单位进行简单比较,先学习面积,一本书和一练习本哪个面积大,直接叠起来比一比。自定义,比如大家都用这张扑克牌做标准,那不是也可以做单位,最后到学习标准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是孩子应该经历的学习度量的过程。量度的基本概念的发展,无论是长度、面积还是体积,都应该从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到制定单位到公认单位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面积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强调这样一个过程,让孩子经历一个度量的过程。因为度量体现着人类创造的资本,这个度量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度量工具。所以我们怎么传授这些固化了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说度量方式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就可以了。使这些固化了的知识得到活化,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形成,真正实现数学教育,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面积内涵理解的关键,最重要的是两件事情:1.一定要感受面积是表示一块区域的大小,这样的单位并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就是面积。首先是面,面的大小叫做面积。这个大小怎么刻画,就是数单位。单位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定义,总体来说,我们大陆教材的课时还是比较快的。有一次我查其他的教材,包括香港的,它们里面写面积和面积单位就用了78个课时,让孩子慢慢经历这个过程,然后去体会什么是区域的大小。教面积,不能简单地说面积就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把这句话再给他描述下。我查了初中的教材,我研究了比例及正、反比例这三个概念,发现初中教材根本没有比例。后来才明白两个“比”,相等的设置更适合叫“比例式”,比如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这句话其实也是不明白的,那么为什么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相除的“比”,那么为什么有的除法还要“比”表示,直接用除法表示就好了,除法的“比”到底有什么意图呢?这些事情,研究教材的时候就必须想明白了。有很多解释,包括《辞海》上的解释等。比如它怎么来记录对等关系的,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比”是对两个量事件关系的刻画。比如说速度、路程,原来没有办法用一个量去刻画的概念,有了“比”以后就可以刻画了。当然,两个数相除不是“比”的本质特性,而只是它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分数也是“比”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除法是一种运算,“比”刻画的是一种关系,两个量可以转化成两个数相除。再比如说比例,真的值得大家去思考。我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把所有和比例相关的词都写出来,来看看他们到底什么关系。表示两个“比”相等的设置叫做比例,这个概念看看好像很明白,其实不大明白。就是我们有比,有比例,还有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按的是比例吗?其实是按比分配。那么比例尺是比例吗?好像也是比例。刚才说的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比例吗?不是,它是两个变量的关系。到中学,它的函数关系是写着:Y=KX,不是我们写的那个比的形式了。我还去问过美术教研员:“你们经常说画图要注意比例,你这注意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生活中说的比例更多的是指“比”。我们数学中,两个“比”相等的设置叫做比例。我们课程标准中根本找不到比例这一说法,有关比、正比例、正反比例四句话中有没有比例,所以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还是值得研究的。中学的教材中,比例在哪里?关于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单元中是没有的。我在相似三角形这个单元中找到的,找到了“成比例线段”,线段之间是成比例的,但是没有单独的关于比例的描述。用这两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你要学会深度学习,你自己必须把数学弄明白。教面积就是教那句定义吗?不是的。所以提醒大家两句话,第一句:想明白数学是什么?第二句:适合小学生学的是什么?有些是不适合教给小学生,只要你自己明白清楚,才能领导学生体会得深刻一些。

      第二点,明白了内容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设计有过程的学习。没有让孩子经历过程,不可能有深度学习。那么为什么要让学生经历有过程的学习呢?先请大家看一个故事,题目叫做“是谁折断了生命的翅膀”,内容大概是有一个人无意中找到了一个蝴蝶蛹,几天后,他看到这个蛹出现了一个小孔,于是他停下来观察,过了几分钟,他看到里面一直小蝴蝶在里面挣扎,于是他为了帮助蝴蝶,用剪刀剪了一个大口。可是出来后的蝴蝶,翅膀很小,身体很大。但是他相信蝴蝶的翅膀会渐渐变大,身体会越来越小,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小蝴蝶的余生只能拖着肥肿的身体和细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行,永远没有飞起来。这个善良的人,不了解蝴蝶必须用它细小的身体挣扎才可以将体液压进它的翅膀,壮大翅膀。大自然充满着奇妙的设计,蝴蝶从蛹中“挣扎出来”是为了“预备”它将来飞行需要的装备。在生命里的“挣扎”是我们必经的阶段。享受问题的过程是不可压缩的。我们的调查结果π的时候,为什么那些孩子的作业作品竟然是这样的,我们都无法想象。因为我们老师觉得π不就是计算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时候用的吗?只要知道π=3.14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经历过程呢?为什么还要准备工具量呢?这个过程是不能压缩的,一压缩,孩子得到的就是浅层学习,就是记忆性的学习。而东北师大的附属学校,他们学习π用了三个课时,让孩子充分地经历这个过程。孩子们经历探索以后,对数学的理解、对数学的感受、对数学的美好的情感就产生了。为什么要引导学生经历有过程的学习,因为有过程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会背概念不等于理解,会做题也不等于理解,知道事实不等于真正的理解。老师们不要以为概念背得很熟了就行了,甚至还有老师会让学生把概念抄三遍。数学老师应该让学生找两个例子,写一个分数,并且把分数意义说出来,这才是数学作业。例如我们家里昨天晚上吃了一块饼,把这个饼平均分成8份,我吃了其中3份,所以我吃了是3/8;有些学生甚至画了一个图,然后解释分数是什么意思?这就是真正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新的“四基”课程标准,从“双基”到“四基”,怎么实现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思想的积累,就一定要让孩子经历学习的过程。

    那么如何实现有过程的学习呢?第一,为孩子设计合理的学习路径。比如负数,让孩子认识负数的学习路径是怎么样的?先认识什么?了解什么?他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哪些是最不明白的?然后设计一条适合他走的路。当然我们现在还是集体教育,设计的往往是集体者的思路,最好还是关注个体。比如,我在上这节课时,设计了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让学生通过正负数体会数学的本质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以及正负数的记录方式。等到他们理解得差不多了,再去理解0到底是正数还是负数。最后拓展阶段,适当地让他们去体会一下方向0的规定性等等。用这个问题去引领他们概念形成的思路,先学什么,再学什么,慢慢由浅入深,这样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有深度,这就是学习的路径。老师备好课以后,要想一想为孩子设定的路径是怎么样的?是不是符合他们的特征?这就需要老师读懂学生。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强调“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因为以前我们对教材的研究比较多,对学生的研究比较少。

      第二,要会学习设计任务。设计问题或者学习问题,设计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挑战性的问题或者学习任务,推动学生的学习。也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师备课实现准备什么?简单地说,是准备一节课所涉及的学习问题和任务,这是关键。驱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激活他的思维状态,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引导课堂学习的走向和思维活动的深入。比如刚刚说的负数,这是路径。我怎么用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首先用海拔的情景引入,让孩子产生矛盾冲突,然后慢慢体会在海拔情景中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正数表示比海平面高的,负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的,这是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去体会的,接着慢慢体会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一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第一个情景教完后,就要用更丰富的情景,于是我设计了第二个学习任务。怎么用正数、负数表示?学生学了一个情景就都会了,我觉得这不是学生真实的状况。显然这样学习的任务,没有把学生真实的思维暴露出来。这是我重新设计后第二个环节的设计。之前的设计是顺向的,相当于先告诉学生意义,让他们写出正负数。现在反过来,告诉他们这是负数,让他们说明正负数的意思。学生中有差异是正常的,没有差异是不正常的,教学就是要利用差异,差异就是我们课堂的资源。学生各种不同的答案就把差异暴露出来了。用学习任务真实地暴露孩子的思维,真实地看到学生的现状,这就是学习任务的设计,非常关键。备课其实就是理解内容,能不能设计好的活动、好的任务,里面还涉及学习材料,选择什么情景,选择什么学习材料,用什么问题去驱动他。数学最关键是什么,是驱动孩子去想,并且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会分享,让孩子多说,而不是老师。还有重要的一点事实行丰富的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在活动的过程中学学会学习。

        第三,以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学导结合,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实践。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很多老师向克拉克学习,但是试试看好像又不行,于是很多教学改革变成“行走在消逝中”。一开始风风火火,拉着教学委员进行教学改革,到处进行教学实验讨论,到最后都蔫了,过了半年后又回到了起点。为什么?因为没有把握教学改革的本质,模式太单一。我们需要要多元的学教方式。南湖区是浙江省的教学改革实验区,我们倡导“学导式教育”的多元实践实现“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型。用多元的模式,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学教方式,但是都要体现“学为中心”。老师要从课堂讲授转向组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多讲、多做、多分享。老师的设计不需要非常精美,主要是引导学生跟着你走。有些设计看似漂亮,其实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般的。这叫“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美国的一项研究,不同的学教方式两周以后进行平均保持率的测试,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两周以后只有5%,仅仅看的方式是10%,看和听相结合是20%,示范演示是30%,分组讨论是50%,实践练习是75%,最理想的是学生学明白之后让他自己表述出来,再结合做一些应用,这个时候就能够达到90%。我们要开展学与教方式的变革,要实现多元学教方式的组合,实现学习的真正方式。也就是要放大学优化,实际上就是处理学与教的关系,但并不是都强调让学生自己学,老师就没有用了,那是不行的。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和导要自然地融合,这是两者都能够去省略的。当然,你要实现深度学习,那在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才能够使学习真正发生。所以我们建议,教育要增加肉体的劳动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让每个孩子参与学习的机会多一点,课堂有时需要静悄悄地自己做,减少一些题海,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包括行为参与、思维参与,课堂既要有热烈的讨论,也需要有静悄悄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过程。学导融合,有效地引导和指导,教师要少讲一点,课堂才会一点点改变。

      最后用一个数学公式结束我的报告,1.01350次方等于多少?答案是37.8。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走向学生,走向“学为中心”,我们就能够改变那么多。

     

    作者:朱德江(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著名特级教师)

  • 【上一篇】曹培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若干热点问题的实践性研究 【下一篇】张良朋:教师读懂学生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