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子问:我国关键能力视野的小学英语教育(一)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7-29

  • 我国关键能力视野的小学英语教育(一)
     

    跟老师们讨论我国关键能力事业的小学英语教育。这个话题其实可能老师们已经很熟悉了,尤其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小学英语教育。那么关键能力可能和核心素养有点概念上的区别。关键能力我们在英文中叫Key Competencies或者就叫Competency都可以,你用复数和单数都可以,关键是你是把它当作整体来看还是几个组成部分来看的问题。我们国家讲的核心素养其实是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两个组成部分的。但是你要看我们核心素养体系的话,你会发现把能力、素养和品格放在里面分得那么清楚的时候,有些时候比较困难。比如说全球视野,全球视野是一种能力,但也是一种素养,所以我更多的会从关键素养的角度来去讨论这样的一个东西。那么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关键的这个概念,Key Competencies这个概念在现在我们讲核心素养的时候,目前用的仍然是这个概念。所以并没有新的英文来表达核心素养,所以我们还是从关键能力这个角度来看。关键能力这个研究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的,当时有经济合作组织作了专门的研究,其实算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就是关于现在和将来的一个发展,那么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自己的幸福的人生,当然英文讲的是成功的人生successful life,但是我不太愿意用成功这个词,更愿意用幸福的人生,特别特别重要的是健全的社会。坦率地说我们每个人可以追求幸福的人生,你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去追求。但是健全的社会的可能没有那么容易,比如说这两天我们老师在热议的学生打老师,老师跟学生打架这样一个现象。今天早上还有很多朋友在说:哎呀最近股市降得厉害啊,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点,有人戾气太重等等。但你会发现为什么中国社会当前,我们的GDP快到了一万美金的这个时候,这个社会充满了这么多了戾气,会出现这么多的学生打老师的现象或者老师跟学生打架的现象,或者是学生打学生的现象。其实这是一个目前存在我们的社会不够太健全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更需要去关注健全的社会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关于关键能力,我们也提到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国内用的核心素养这一个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那么关键能力、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主要能力是有些不同的,这是我们需要区别的。为什么呢?就是它讲的关键性。你比如说当个英语老师,什么是基本能力?把英语读好,把英语教好,有一颗爱心,有一颗将心比心的心,可能是当一个好的英语老师的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但是不是关键能力呢?坦率的说在当今时代下,一个英语老师不能够把英语读好,照样可以当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因为我们有手机,有app,我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读。中国有一个很土的教学方法叫韩忠亮英语教学法,后来韩忠亮不从事英语教学了,现在从事法律工作了。韩忠亮72年开始教英语的时候,就是和学生一起模仿录影带。学生比他读的更像录音,就像打扑克一样,他脸上贴张纸条,他觉得他读的比学生更像录音,他就在学生脸上贴张纸条,每个星期比赛一次,每次比赛他的脸上填满了纸条。最后他的学生的英语都比他更好,标准的一口美英,那会儿他用的是英语九百句。所以你会发现说韩忠亮老师的英语口音到现在不是很好,因为后来他转去做法律,不再做英语了也不再念英语了,但是他有这样的一颗心。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基础能力,当一个老师的基础能力,基础能力和关键能力并不一样。关键能力在于你要有一颗爱心,你要有一颗将心比心的心,心比你的能力更加重要,这是关键能力,所以关键能力和基础能力不太一样。那么主要能力和关键能力也不一样,关键的能力可能是主要能力,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当一个英语老师必须要有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不是所有的主要能力,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关键能力的概念也希望我们老师更多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更多讨论的是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这样一些能力,这是我们讲的关键能力。那么关键能力现在是一个大的体系的,就是核心素养体系。

    九大领域二十五项核心素养,就是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哪些是关键能力哪些是必备品格呢?比如说生态意识,比如说全球视野,它是品格的描述,也就是在描述方式上是品格的,我们讲意识,讲视野,都是品格性的描述。我们知道这都是属于可以用形容词的形式去描述他的。但是,它背后是能力。我们要有生态意识的时候,是我们要能够知道常州外国语学校这个环境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要做判断的。大家都关注常外这两天的现象吧?几百个学生这个身体出现异常,甚至有人得了白血病,因为那个建校舍的地方当年是严重的化学污染的这个处理地。那么后来做了一定的修复,但是修复到什么程度是适合于学生在那里学习的?你说那里是养老院,无所谓,反正我死了就死了。你就说本来我可以活九十多岁,你现在让我五十多岁就死掉了,你就觉得好吧,死掉就死掉吧。但孩子不一样,孩子的成长是未来型的,我们这些人是过去时的,孩子是将来时的,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要知道有一个能力判断,然后你才有意识,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关键的。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这个关键能力体系,和西方的关键能力体系又是不一样的。美国的关键能力第一条叫做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就是创造性和创新性。我们国家的第一条是社会责任,第二条是国家认同,所以我们国家的这个社会注意核心素养体系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的一个延续,也是我们国家政府对教育的一个需求,或者一个社会需求,也就叫做以德服人。我们关键能力中的创新在哪儿呢?抱歉,在最后一项,实践创新。所以我们认为对当今的中国来说,或者中国政府认为对当今的中国来说,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比实践创新更加重要,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个排列的顺序。那美国人不这么认为,认为说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得放在第一个,他有他的这个需求,这个life and work skills放在后面,当然也是很重要的只不过他不是放在第一的。那么我们在这里看到我们的关键能力体系中有一些与英语相关的,比如说全球视野,尊重差异。但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的是其中的每一项,都跟英语相关,只是你要不要这么努力、要不要这么去做而已。如果你愿意去在每一项实施你的英语教学,或者把你在英语中的教学渗透到核心素养的每一项,那都可以做到,所以我跟大家分享我学习的体会。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说我们的英语教育在小学这个阶段,它是基础性学科,是一个打基础的学科,昨天我们讨论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是关于小学的英语的阅读与学生的价值取向的一个价值观的形成的重要关系。那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说在小学这个阶段,如果你去发展相应的能力的话,有些是不必要的。你比如说小学为什么不教X+Y=Z?为什么不用3X+1X=12让学生计算X是多少?一定要用代数的方式,不用数学的方式,不用方程式的方式,不用设未知数的方式。一定不这样做呢?是因为这个阶段的计算是代数这个层面是更加重要的。那么英语学习也是一样,比如说小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当中,在中国目前这种环境下,我们学英语时语法学习的内容中一定要讲过去完成时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说实在的没有语法是小学生不能懂的,我们如果拿英语国家的例子来说的话,英语国家的小学语法已经掌握得非常非常好了。就像我们国家的小学生在六年级毕业的时候,他的语文的这种汉语的语法掌握的非常好了一样的,这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不是年龄的问题。但是,有学习实践的问题,在如此短的时间,一周两课时,一周三课时的时间下我们要把所有的英语的语法项目在小学都教完,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是有选择性的,所以我们重要的是关注那些更重要的基础性的东西。而且我想说,很多的素养的东西如果在小学不去建构,到长大了再去建构已经晚了。为什么?学生一旦进入了初二,今年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讲初二学生,如果对学生的阶段性的发展想有所了解的话,我希望老师可以关注。初二是什么时期呢?进入到叛逆期,学生进入到初二以后你想把学生拽回来,说实在的,可能已经很难了。所以说更重要的一个基础性的品格建构或者说素养的建构是在初二之前,那就是小学加上初一这样一个阶段,所以我们更需要小学关注我们这个核心素养。那么我们知道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我们就一项一项来讨论。

    第一条就讲是什么呢?讲的是在核心素养体系中诚信友善,那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比如说一个最简单的Always say Please/Thank you,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在西方叫做幼儿园的规则——Ten kingdom garden rulesalways say Please/Thank you.但是我们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大家挑战一下,我挑战一下随后上课的老师,大家可以记录一下我们随后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多少次说了Thank you,我们的学生被老师给予帮助的时候多少次说了Thank you,我们老师说了多少次Please,我们学生说了多少次Please。我不是批评老师,我是要来看看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和真正的英语国家的这个学生和老师之间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多大的距离。在英国的时候如果你上公交车,包括上校车都要对师傅说Good morning,sir.下车的时候要说Thank you,sir。我一直坚持这个习惯到现在,我现在坐校车上班,上车的时候就会对师傅说师傅早上好!下车的时候就会对师傅说师傅,谢谢了!别的同事都看着我,这个同事这么怪,想干什么呢?想把我们给比下去?不是,我是老头他们都是小伙子。一般就像我这种年纪的都自己开车,买得起车嘛就自己开车,小伙子现在我们大学里管他们叫青教,青年教师。我们现在这些可怜的青教们一个月博士毕业拿两三千块钱真的是过得很痛苦,真的是很痛苦,我特别可怜他们。所以他们就在跟我一样坐校车,我是不会开车,我跟他们一样坐校车,有的时候他们会跟着我学谢谢师傅,我觉得挺高兴的,我有一种感染力。有一次在北京的时候跟我女儿坐公交车,我说今天下车我们一定要对师傅说谢谢。我们下车,我们走到车边了,“师傅,谢谢了!”那师傅很惊讶的看着我们:“怎么了?”中国人已经不习惯被感谢了,更不用说去谢谢别人了。所以你会发现我们这个社会的礼仪之邦的礼仪在哪里呢?我们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在哪里呢?我们都是普通劳动者,不要以为我们是教师就不是普通劳动者。我们都是普通劳动者,我们都是靠汗水吃饭的,尤其是小学英语老师。我经常说小学英语教学就是一个半体力活,跟搬砖没什么区别。大前天我在小学四年级上了一堂课,一进会场带着学生就是:嘿嘿,I can walk,嘿嘿,I can walk.那不就是体力活吗?那是小学四年级的课,如果小学四年级你还在跟学生说Helloeveryone.Today will learn something……学生会觉得老师我想睡觉了。因为他没有被兴奋起来,而且那天下大雨很冷,所以我让他们兴奋一下,我又没有一碗姜汤给他们喝,所以只要这样让他们热身一下。所以你会发现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知道应该做什么,所以说这些是中国文化中缺少某一种东西,我们可以从英语国家的文化中把它带进来。Thank you and Please就是我们应该带进来的,所以希望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多一点Thank you and Please,让你的学生学会多说一点Thank you and Please,哪怕用汉语说。我说Thank you我还读不准,我说三克油,没关系,三克油就三克油,只要这个中国充满了三克油也好,总比挥拳就打人好,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是更加重要的。另外我们特别鼓励我们学生去做一件事情:一个多月以前吧,三月二十九号。Dorian死了,离开了我们,Dorian是一个特别好玩的孩子,他得了白血病,是个美国孩子,可是他想到中国,他想在中国变得很有名。他爸爸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就告诉他爸爸,他说我看到中国有一座桥,很多人在那个桥上走,那个桥很远,他说那个桥可能是连着天堂的。所以他很想在那个桥上走,所以他很想在中国很有名,所以他爸爸就发了一个推特然后就告诉别人是不是可以支持我的儿子,我儿子非常的坚强,能不能帮忙拍一张在中国这座很长的桥上的照片。那不是一座桥,那是一座城,我们叫它长城。他认为那是一座桥,所以这么可爱的一个孩子。所以我们很多人去帮助他,很多人去照了很多照片。看,很多人专门在长城照了照片帮助他,中国的孩子也帮助他。那我觉得像这样的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在这个世界上想了解中国的孩子多的是。我们这个时间上有十亿多孩子,那么我们的小学生是他们年龄相当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好的让我们的学生直接的去做这样的公益活动,非常有价值的公益活动。

    第二项讲的是合作担当。既然要做英语教育的话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要做合作,我在前年就做了这样一个报告说我们要少谈国际竞争力,不要谈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要谈提高中国的国际合作力,这个比国际竞争力更加重要。我非常高兴我的这个观点得到了重视。那么你会发现中国不再特别的去讲国际竞争了,尤其不要去和我们的非洲小兄弟竞争,那么我们应该去有更多的国际合作,属于我们有利益的合作,那么有一个很合理的说法叫欢迎搭中国改革开放的便车。美国人不是批评我们吗?我们搭了美国的便车。我们不在乎,欢迎你来搭我们的便车。我们一点儿也不生气,我们说这是我们应该有这种担当的,那么英语教育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担当呢?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国际担当中做什么样的事情呢?那么有很多很多事情,比如说在课堂合作学习,课堂合作学习就是培养学生重要的合作担当的这样一种意识,既要有合作还要有担当。你说我是这个组里面的,现在英语学习的老师认为我是离目标最远的一个孩子,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比较差的孩子。那我们组里面另外三个都离目标很近了,都比我近。他们现在来帮助我,我们四个现在要说一句话,完成这个presentation,我的担当是什么?那其他三个都在教我念。要说什么呢?I like football,他们三个都在说I like basketball……他们都在教我说I like football,我还是不会说,那最后我就缺乏了担当。所以说中国现在合作的时候,我们的合作者,有些成员是缺乏担当的。

    那最近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我们国家要在2020年以前完成一个扶贫的战略,叫扶贫空间。我承担了一个村的扶贫任务,我就会跟这个村民讲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不会给你钱的,我没有钱,我会教你怎么去挣钱,我能做到的就是这个。所以我们正在拍一个小电影,拍一个微电影叫做“一颗黔西南白菜的一生”。我在工作的地方叫黔西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州,那么一颗白菜在那里生长,它生长到二十多天三十多天,一直生长在一个PM2.510之间的生活之中。什么意思?很干净,这个白菜也许不好吃但特别健康,可能酸。你可能说我要吃甜的白菜。老实告诉你不要吃甜的白菜,那可能对你身体不好,要吃那个有点酸的。那个在PM2.5以上,10以下,每天在空气那么好的质量下的白菜它是更有营养的。因为每天要拍它每天要拍它,当然我们不只是拍那一颗,拍了几十颗,然后最后剪出一个微电影出来。就是要告诉你,我这颗白菜对不起就是要卖二十块钱一颗,你平常买的可能是五块钱一颗,我就卖二十块钱,因为它给你带来的生活质量是不一样的。我跟农民说你不要去考虑说要种更多的高产的白菜,不要,就这么多白菜。但是我的白菜的价值不一样,所以它们有它们的担当,那么我们叫在生态脆弱环境下的扶贫,因为那个地方生态特别脆弱,你要增加产量吗?说实在的也破坏生态,因为生态是不可修复的,不可逆的。所以我们有什么样的我们的担当,我们担当是什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担当是什么。

    第三个是法治信仰,你也会觉得法治信仰跟英语没关系,其实首先就是遵循规则本身,规则意识是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尤其是语法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的。为什么你不能自己制定语法规则?是因为这个语法规则不该你制定。你说我可不可以制定呢?也许未来你可以制定。有一次我教一个初一的班讲一个语法现象,我中间提到这种叫动词不定式我就没有多说了,说课后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然后我就讲我的课。上完了,一个小男孩就跑来问我:“老师,这个动词不定式加不加to是我可以决定的吗?”我说:“对不起不是你可以决定的。你得按照英国人的规定,他规定加to你就加to,他规定不加to你就不加to。”我们这个小男孩就说:“鲁老师,那这种就不叫不定式,叫做有定式,因为有规定。”我觉得他讲的有道理,有规定的。对不对?那我们说到这一点的时候,有的人可能说著名的语言学家David Groult专门讲过随着世界越来越多的非英语国家的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讲英语,英语终将变成Englishes。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提出第三人称的S会逐渐的消失,甚至是冠词会逐渐消失,因为世界上大多数语言是没有冠词的,没有第三人称单数加S的。也许一百年以后英语冠词没有了,但不等于今天没有英语冠词,这是两码事。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学会的是什么呢?守规矩。包括我们课堂做游戏,守规矩。我们不要说我们去讲一个法律的问题、规矩。331号我在北京西城上了一节四年级的课,上课的时候,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意见不统一,六个人一组,他们意见不统一。不统一的时候怎么办?我非常简单得告诉她们:You have different ideas,now let’s vote.If you want to main idea one,hands up.If you want to main idea two,hands up.If you want to main idea three,hands up.最后集中两个人要做main idea one,其他都只有一个人选,那少数服从多数。哪怕这两个人不是六个人中的大多数,但是在这三个选项中他是多数。非常简单,这就叫法制意识。当我们有分歧的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协商,协商不成的情况下vote,就这么简单。所以其实我们的法制意识,我们的规则意识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中让学生很好的学会这样一些部分。

    第四个是生态意识,生态意识你也是会觉得复杂的问题。但是关键在我们选什么,刚才我们在分享的时候我们讨论英语教学的价值观的问题,那其中就讨论到故事的选择。比如我这里提供一个故事的选择,叫做the leather shoe。你知道皮鞋这个故事吗?不知道的话,我跟你分享一下。古代的希腊国王,他想到他的国土范围的每一个村子去走一走,他就去走。走的时候,你要看过古希腊的很多画你可能知道古希腊很多人是赤脚的,打赤脚的,因为热,希腊到现在还是很热的,不是古希腊热,现在的希腊也热,所以他们的衣服就是一块布披在肩上是吧。所以他就光着脚在整个他的国土里面走,走啊走啊他就觉得脚特别疼,他就说我规定在我的国家到每个村子的地方都要铺一层牛皮,这样我走起来就很舒服。大臣一算我们国库里的钱不够去买这么多的牛皮来铺满每个村子里的路,我给你出个主意:我给你做双鞋穿在你的脚上,这样你的脚上就永远有一张牛皮,走到哪儿那张皮就跟你跟到哪儿。大臣很聪明,你看这个故事,当我们教学生的时候,我们教给学生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生态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个广度的解决,你不需要在全国各地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而是从你的脚下去解决。这是更关键的,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比解决一个广度的问题是更容易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当我们在抱怨常州外国语学校这样一个环境污染的事件的时候,我们想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做得了什么?所以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说一个简单的现象,我们中国人吃早餐。我们可以看到当我把蛋壳倒在垃圾篮里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很多的菜还有面条。那我一贯的原则是我能吃多少我拿多少,只要我拿到我盘子里的再难吃我也把它吃下去,我吃到我的盘子里只剩下骨头,不是别的,我自己觉得这个事情可以从我做起。曾经有美丽的小学的英语老师拍我的盘子的照片,然后在她们的朋友中分享然后说我们要向鲁老师学习,把盘子吃得干干净净的,我能用筷子把盘子里的每一粒吃下来。然后她们说为什么你这么节约?我说我妈妈告诉我的,碗里面不吃干净是要挨打的,是要遭雷劈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事情是我们要做的,我们在我们的课堂里面要去做的。我们现在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中做什么?比如说这样的故事,所以我们可以专门去找这样的故事来教我们的学生。

    国家意识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国家意识这个层面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这里有一个例子:What is China?你可能China就是中国啊。其实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思考,为什么?我自己在国外叫中国文化的时候就说The name of China is not China,is Middle state or Central state.A Middle Kingdom or Central Kingdom.中国的起源是依附一个叫铜尊,叫何尊铭文,上面有铭刻的文字,何尊铭文上有四个字叫宅兹中国,这是中国的起源。那个时候宅兹中国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就在这一块地方划了一个城,立了几个墙把我们围在里面,让我们可以很安全。所以这个国之外叫野,野并不是不好,种的地就是野,那我们就是国。实际上就是讲的这块地方,它并不是瓷器的意思。所以很多西方人对China这个词听到以后有一个感觉:中国好像太民族主义了。说几句你们中国不好你们就开始反驳,好像你们真的像瓷器一样碰不得。那其实这是一个另外的问题,因为China并不是来自于瓷器这个意思,我们目前可以追溯的话China可能是来自于秦的一个称呼。因为在很多国家它并不是读作aɪ的,而是读作tʃaɪ的。包括在法语也是一样是读作Chine,德语中都是,当然俄语中不是,俄语是用契丹这个词来代替的,Китай这个不一样。那么我想说什么呢?到底什么是中国?当西方人和我们交谈的时候,偶尔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意识,或者可能这个词本身给中国带来的这样一个所谓的过于民族主义的一个形象,都可能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包括我们现在所讲各种各样的一些现象,一些发展等等,包括像Chinese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像大部分英语国家的人不说我们说的是Chinese,说我们说的是Mandarin。普通话更多的会用Mandarin来表示,据说Mandarin是来自满达人,总体来说就是我们的方言更多的被他们认为是一种语言,比如客家话是一种语言,广东话是一种语言,一种单独的语言。这是因为在欧洲的的确确你就会发现,他们这个发音稍微有一点差别就变成一种语言了。他们以他们的这种语言的标准来讲我们中国的语言,那当然会发现我们的确有很多的语言的标准,的确是有很多不同的语言。但是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语言的话,欧洲的很多语言就是一个语言啊,是吧?所以我们需要有我们的这种意识。

    政治认同,你也会觉得说这个本身跟英语也没关的,其实我认为政治和英语的关系是非常之大的。我一直在说一个在跟英语老师的交流中说到一个时间的节点,我希望到那个时间的时候有一些老师在那一年记得这件事儿,甚至能够参加我们的活动,叫做二零一九。二零一九是个什么概念呢?二零一九是一九一九年的一百周年,新文化运动一百年。新文化运动整个的这个过程中外语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新文化运动的三个领袖:鲁迅、胡适、陈独秀,或者陈独秀、鲁迅、胡适,不管你怎么排了,这都没什么问题。这三个人之所以能够很好的推动新文化运动是基于他们的外语基础,如果他们没有外语基础,他们不可能真正推动新文化运动。而整个新文化运动中的很多很多的人基本上是靠着他们的外语基础来推动的,所以我们说没有外语就没有新文化运动。那么二零一九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值得思考什么?我们需要有我们自己的这样一种责任感。那么文化自信对英语教学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次的改革中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学生学会英语,同时用英语去传播文化。很多老师对我的一些课有不同的看法,我非常的高兴,因为我的课能够让你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我的课让你有相同的看法,我认为我没有起到作用。为什么呢?我的课很少。我一年上小学课可能上二三十节课而已,那我希望我的课能够像石子一样丢到小学教育一趟水里面,有一点反响。如果没有反响,那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我的课应该要有点反响,让你有点争议。

    我上了一节孔融和梨的课,大家已经注意到了我没有讲孔融分梨、孔融让梨,是孔融和梨,我们是教学生像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的时候怎么讲,不是从孔融让梨开始讲,是从Kong Rong and Pears来去讲,然后讲这个故事本身我们希望传递给他什么道理。我们不是讲中国的传统的孝道这种东西,我们是讲合理的分配,怎么样合理的分配这样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在课上一直追溯到这个故事的本源,因为孔融和梨的故事本身不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让梨是在宋代才有的,最早在汉代,汉代的人曹操把他杀掉的嘛。在那个时代的时候他是没有让这个概念的,儒家思想还没有到这样一个登峰造极的阶段。那他的本源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从本源去讲这样的故事。所以学生学会怎么样向外国人讲中国故事,这节课我的任务就是我在加拿大教过的一些学生想了解更多的中国故事,那我希望用孩子们的口吻向他们讲中国故事。我要跟他们讲是爷爷的口吻讲的,那加拿大那些孩子们听爷爷讲故事已经听了很多了,我希望他们能够听到中国孩子们给他们讲中国的传统故事。我请一些孩子们来给加拿大的孩子编一些故事,他们编了十几个,非常非常好。那我们是学孔融分梨的故事,孔融和梨的故事来学会怎么和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所以我们自己要有文化自信,不要一味的去批孔融让梨这件事情,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有发展性的是有变化性的,他本源上不是那回事儿,到了三字经这个时代才把它写成了让这个字,原来没有让。孔融自己也不是说让,孔融的意思就是说我是个小孩儿,我吃个小的。为什么要吃个小的,孔融自己没说,我们可以理解,因为这个小孩儿吃那么大一个吃得了么。我们要知道,如果说我们也可以打比方,如果拿一个库尔勒香梨来给小孩吃,吃得了。我如果拿一个山东大鸭梨,这么大一个的,小孩儿吃得了么?显然他有他的道理。根据你的需要,根据我个人的需要,根据我的喜好来去选择。

    那我们觉得这是中国故事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中国有很多故事现在被我们曲解了,因为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也好,八千年也好,我们从夏商周算可以说八千年历史,八千年历史中有太多太多的变化,所以涂抹上各种各样的颜色了。我们可以去找到它的本色,我们可以去很好地讲这样的故事。所以英语老师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应该更多的去了解中国文化,你不深入的理解中国文化你就讲不好中国故事。有一次我给世界著名的建筑师讲这个奥运会场的设计,因为他要给中国做一个设计,他要我讲一讲中国这个当时的国家奥运森林公园那个设计中有一条水系,有一条人工河,人工河设计的是一个龙的形状,我们叫龙形水系。他就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在这个地方一定讲水。那我告诉他这个地方很宽阔,从北京的北方冷空气一来“哗”就吹到南方去了。大家都知道北京市中轴线的,是一个中轴线城市,所以这条线是中轴线上的,所以中轴线上是给它一直很畅通的,这个风可以呼呼的吹过来的,大家在奥运公园可能走过,如果整个横向地走个奥运公园的话是有一公里多将近两公里,纵向是几十公里。你想想这么大一个风场,风就可以吹过来,我们讲风和水的关系,他就说这是迷信。我就跟他说你知道我们讲八卦的这个卦字怎么写吗?他说我不知道。我就写给他看,我说你看这是几堆土,然后我们中间有根杆,杆的中间插根绳,系根绳,我们就看这根绳在这个土留下来的太阳的轨迹。一月份的第一天太阳照在这儿,我记下来了;第二天在这儿;第三天在这儿……然后我可以推算明年雨水的丰沛程度,就明年雨水多不多。如果雨水很多我明年就种能够防涝的作物,就不怕水的作物。如果雨水很少,我种防旱的作物。他还说你这就是迷信,我说这当然不是迷信,你加拿大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叫土拨鼠节,美国人也有土拨鼠节。土拨鼠节就把土拨鼠从地里抱出来看看土拨鼠的影子,如果看到土拨鼠的影子了,离冬天只有两周左右,如果看不到冬天的影子冬天还有六周左右。我说你不是照样是用影子来判断天气。所以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种文化的理解,你才可能真的去把中国故事去讲好。那对我们英语老师来说这是种挑战,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作为中国的英语老师。坦率地说在座的各位英语老师,您的英语可能比我好很多,但是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不是也比我好很多呢?我觉得你可以反思一下,也许比我好很多,这样的话我觉得是你的骄傲。如果不比我好很多呢,那可能您不能够仅仅让您的英语比我好很多,我也希望能够让您的中国文化比我好很多,这样您可以更好的去讲中国故事,你可以让您的学生学会更好的去讲中国故事,那这是更加关键的。

    第八个就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我们英语不可推卸的使命——全球视野。这一次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把全球跨文化视野,跨文化意识等等,扩大、升级到,或者把国际视野升级到全球视野,也就是中国现在要思考全球问题,比如说“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一个全球问题,不再是中国和一个国家的问题。那么英语中,我们大部分的英语教材从来都是全球的。所以在我们国家的英语教材中你能看到曼德拉的故事、非洲埃及的故事、阿拉伯国家的故事,比如说四十大盗,天方夜谭的故事等等。你能看到南美洲的故事,当然你也能看到很多亚洲的故事,以及英语国家的故事。它不是一个纯英语国家的,不是一个纯美国的教材,不是纯英国的教材,它是一个全球视野的教材。所以我建议我们的英语老师抓住这样的教材的优势,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在这种意义上形成全球视野,当然形成全球视野我们老师自己也应该有全球视野。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很好的去理解这样一些问题,更好地去把握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有一些这样的歌曲歌谣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学习一些西方文化以及非西方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能力。有一个叫做Rainbow Song,The Rainbow Song.It’s a rainbow,It’s a rainbow……”这样的一首歌曲。那么rainbow song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The Rainbow Song有世界上二十多个明星演唱过,为什么这些明星要去演唱这首歌呢?因为这首歌喜欢各种各样的颜色,它暗示着我们喜欢差异,我们尊重各种各样的差异,各种差异在一起是最美的。如果只有单一种颜色呢?可能就没有真正的美了。甚至有些人把它延伸到尊重各种颜色的人——有色人种等等,所以我们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由这首歌可以培养学生的一个对差异的尊重。

    我们可以到下一个话题了,就是尊重差异。那么在文化中,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人类群体中共性是存在的,差异是更多的。很有趣的是我昨天教了一个英国人学一个汉字,快。他跟我说中国人学英语最大的困难是你们的方块字,我说你错了,人类有着共同的器官。比如说当你们英国人讲quick的时候,我们中国人讲快。你会发现这个

    quick,快,quick,快,quick,快……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语言器官的表达形态,意味着你要快一点,要快快快快快……quick quick quick quick……对不对?你不可能讲quic---k,对不对?那么我们会说它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你可能在总共的汉语和英语的相同性上找不到十个词。尽管你能找到一个特别典型的,但是你可能找不到十个,所以两者间更多的是差异。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能更多的是要去了解差异,我举个例子:Good morning!早上好!我们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句子,早上好!你知道这个Good morning在英语的原型是什么吗?是特别复杂的一个句子。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夏谷鸣老师。夏谷鸣老师强迫他学校的外教说Morning good因为到了中国要向中国人学习,说Morning good。早上好!我们开玩笑说,让外国人习惯中国文化。但是其实由于Good morning的原句是I wish you have “a” good morning.I wish you have a good morning,I wish you have a good day.这样一个原型。所以这个时候你没有办法把它变成一个Morning good,你不可能说I wish you have a Morning good。它本身是一个缩略句。那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你就可以很好的去理解:哦,原来是这样的。那为什么中国人现在说早上好呢?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把这种形容词放在后面,而且这句话本身是从英语翻过来的,我们翻过来也没有说好早上。很有意思。广东一带,包括香港很多人把它又缩略了,缩略成什么呢?Zousheng。就只有早上,没有早上好了,好也不要了。两人一碰面:哦, Zousheng。北京干脆更简单:早。早。早。早去哪儿啊早。不考虑good,我们只有morning,我们连good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发现这种差异,同时你会发现语言中有特别多的差异。我们经常开玩笑的是How are you?你好!怎么是你啊?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啊。那你说从字面翻就是啊,how怎么,are是,you你,怎么是你?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那不是一样的吗?可是为什么英语中有这样的差异呢?而且你会发现有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中国人说“你好”,我们回答“你好”。所以我们的学生很容易说:“How are you?”“How are you?”,当然我们说不行啊,我们一定要说I’m fine,thank you.那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文化的不一样。其实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的一个文化差异,包括excuse me。本来一个excuse me的中心是me,可是到我们汉语中来就变成是对方:劳您的驾。劳您大驾让一下,您让一下。对不对?让一下那个主语是您,您让一下。可是英语中讲的是excuse me,是从我说的。你有没有发现这也是蛮有差异的,所以这种差异都有很多,那我们就不详细地一一的说,但是我们想说的问题就是说文化有差异,语言有差异,思维方式有差异,我们的价值取向也有差异。

    作者:鲁子问(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上一篇】鲁子问:我国关键能力视野的小学英语教育(二) 【下一篇】张湘君:春天的教室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