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 娟:“预设”——“生成”碰撞出个性的火花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7-14

  • “预设”——“生成”碰撞出个性的火花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它将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放在了首位。突出音乐学习的民主性,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真正把学习音乐幸福和成功的欢愉带给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们纷纷展开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课堂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开展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乐于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呢?

    一、精彩“预设”,有效“生成”。

    大家都知道,任何教学都是有目的、有预设、有计划的师生之间的活动,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需要预先设计和安排。因此教学活动中的预设是必要的。预设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学生思维“出格”,不是防止课堂发生“意外”,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挑战与创新。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过程,充满着难以预料的各种变化,从而引发教师对教学的不断调整和修正, 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常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敏锐地去捕捉和挖掘这些有效的不确定因素, 让它成为体现课堂精彩的资源。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跃,火花不断闪现,不时迸发出教师高超的育人智慧,整个课堂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

    《祝你快乐》是四年级下册第一课中的欣赏曲,是一首铜管乐合奏曲。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主题与副题两部分组成,主题音乐活跃,富有动力;副题节奏舒展,富有歌唱性。第二部分旋律抒情优美,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主题的再现。

    我担任四年级整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四个班的音乐课排在同一天。这一天是星期三,第一节课是四(4)班的音乐课。上课后,我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将学生带入课堂:一开始,我用重新剪接的伴奏带加上自己深情的演唱直入主题,并且在每次唱到“快乐”的时候跟学生即兴地手对手击掌,这样师生的互动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情绪热情高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听完后我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带给我们快乐?我们用什么收获着快乐?简单的交流后,我便进入下一环节:第一遍完整地听,思考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萨克斯、钢琴、小号、长笛、鼓、手风琴、二胡…也许他们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些乐器都说了出来。此环节有些尴尬,最后我只有将事先准备好的管弦乐演奏图展示给大家,并作了介绍。了解了管弦乐队后,接着进行第二次完整聆听,请学生当听到相同音乐的时候就用手中的数字来表示听到的次数。听完后我告诉学生我们刚才听到的不断出现的这段音乐就是乐曲的主旋律,通过说说主旋律的情绪、板书展示主旋律、教师范唱主旋律、学生视唱主旋律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主旋律的印象。“那么乐曲中出现的除主旋律以外的这几段旋律的情绪又是怎么样的呢?”接着我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基本上能用“抒情、柔和、优美…”等词语来形容。第三遍完整地听让学生试着根据不同情绪想象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示,既进一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又为接下来的集体舞创编埋下伏笔。接下来的环节就是编创集体舞。通过小组讨论、展示、修改、再讨论、成形、试跳等一系列环节,最后确定了整套集体舞动作。最后师生和着乐曲跳起来、唱起来,情绪达到了高潮,相信学生在此时此刻收获了真正的快乐。

    第二节课在四(3)班,相同的导入将学生带入课堂,和4班一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顺利进入到下一环节:听辨乐器,说说其特点。在上课之前还在考虑是否将这个环节改成直接简单介绍管弦乐演奏图,可是这样就变学生主动学习为被动接受,限制了他们思考、想象的的空间,所以最后决定还是按着原先的思路往下,希望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果然,3班学生的回答出奇到位,没有学生再给出“钢琴、手风琴、二胡…”之类的答案,学生基本上说得都是一些铜管乐器的名称,还有几个学生说得是打击乐器的名称。我就顺势让学生用动作模仿这些乐器的演奏姿势,学生的表现是相当出色的。学生继续顺着老师的设计往下,最后到了整节课的重点环节:编创集体舞。刚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就有个别学生趁势讲话、捣乱,这不得不让我停下再次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学生最后讨论、设计的舞蹈动作比较单一,远远比不上4班的表现。由于时间的原因,最后我将学生重新组织,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基本完成了这一环节,但“编创”环节没有得以充分展现。

    从上述案例看,教师虽然在课前做了精心的的准备,能有目的、有预设、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但不同的班级教学效果不禁相同。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作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要想成功地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精彩的“预设”未必是有效的“生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三维目标审视教学资源弹性地设计教学,善于寻找“预设”与“生成”的相通之处---节点,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在感悟、体验、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把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同时把握,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该对问题要求或将引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室的学习氛围做出预设。有了这样的预设,那么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状态,并依此去推动、感染学生,让学生们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中。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 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恰到好处地做好“预设与生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出现勃勃生机,教育才会更有实效。

    二、突显学生个性,按“最近发展区”施教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于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并创造性地阐明了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它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原则、教学模式上都要顾及学生的现有能力和潜在发展水平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桥梁”作用。

    备课的重要方面就是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即“起点”。在新课程推进的背景下,学生的起点应该有新的内涵:起点已经不是一维的,而是三维的,即不但有“知识与能力”的起点,还应该有“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起点。 从三维基础看,起点不一定在教学之初,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最近”学生的起点。而且,一个学生、几个学生的起点也不尽相同,这种不同表现在音乐教学中主要有: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差异;学习方法、习惯、能力的差异;学习目的、态度的差异;情绪、情感、审美心理的差异;适应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环境的差异。

    从四年级开始,竖笛进入了音乐课堂。刚开始学习竖笛的时候,整个年级114名学生都站在同一根起跑线上,没有一位学生有学过竖笛的经历。可是几节课后,学生竖笛的演奏水平就开始出现参差不齐。我们往往会抱怨、比较,其实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虽然学生学习竖笛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经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刚开始的竖笛入门教学可以是同步的,可待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演奏姿势,熟悉指法后,就要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吹得好的学生在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曲之外,可以鼓励他们吹奏自己喜欢的歌曲或乐曲,对于一般的学生只要求能较好地吹奏课内的练习曲就可以了,对识谱能力差的学生采用课内自主学习时间集中进行识谱教学与课后单独补差的方法,如此教学,争取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竖笛学习的快乐,培养器乐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各得其所,让学生感受到教学中的主体、中心地位,调动其学习的潜能与积极性。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用适合学生的办法进行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建构能力,使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三、突显班级个性,进行同课异构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育是文化,学校是文化, 班级也是文化。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底蕴,一种育人环境,班主任的生活经历、学历水平、工作作风等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不同的班级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在执教《祝你快乐》时相同的环节在不同的班级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教学效果,成与败碰撞在一起,也许是偶然,但这种偶然其实是必然存在的。分析原因,两个班的教学效果出现这么大的反差是跟班级个性分不开的。

    四(3)班学习器乐的同学比较多,其中就有几个是学习管乐的,他们的班主任是一个特别热爱音乐的老师,在她的带领下,他们经常会通过班会、“露一手”、“音乐会”、“六一节目选拔赛”等一系列活动搭建学生展示艺术才能的舞台,这些有器乐特长的学生当然就成了这舞台上的核心人物,耳濡目染,班里其他同学在他们的影响下渐渐地也就积累了一些器乐方面的知识。四(4)班是一个稳扎稳打的班级。班主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特别重视对班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一次次的合作学习生活中,班级形成了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他们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自信播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因此在上述案例中在集体舞的创编环节会表现得那么出色。

    在教学时,教师忽视这种差异,用同一份教案、同一种训练模式、同一个评判标准面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所以使相同教学环节在不同班级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其实,无论是听辨乐器还是编创集体舞环节,都是为了学生能进一步了解乐曲,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对乐曲的印象。根据班级特色,我们可以重新设计教学重难点,重新安排教学环节:在四(4)班,将重点放在编创集体舞环节,通过跳集体舞进一步了解乐曲的情绪、结构等,虽然听辨乐器环节不能省,但可以降低难度,听辨前给出乐器范围,听辨完后教师对出现的乐器作简单的介绍,并鼓励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器乐知识的资料,并做好记录,以此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四(3)班,则将重点放在听辨乐器环节,课设计抢答、乐器介绍、尝试演奏等环节,增加难度,富有挑战,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而在集体舞环节可以通过学习简单的动作,编创简单的队列,由老师组织带领完成。相同的内容,侧重点不同,扬长避短,学生学得更轻松、快乐,教学目标也有效达成。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针对班级的“最近发展区”的需求,使每个班级各得其所。虽然上同一内容,但可以针对班级的个性特点进行不同的构思,设计适合班级的教学过程,采用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进行“因班施教”来充分调动班级学习的潜能与积极性,突显班级特色,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作者:杜  娟(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

  • 【上一篇】姚丽雅:基于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小学音乐课堂范式例谈 【下一篇】姚丽雅: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评价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