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力加:教师究竟如何对待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思维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5-10-14

  • 教师究竟如何对待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思维
     

    儿童的眼睛和思维方法属于意象性。意象究竟是什么呢?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意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形象。儿童的眼睛注视下的任何物象都属于意象的,因此,儿童笔下的表达肯定是主观的。它是在儿童(人)的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又不同于知觉。

    所有儿童的美术表现都是随着年龄、身心发展、社会文化因素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发生着改变。为何提出在儿童美术活动的造型表现时,特别是采风写生活动时,教师并不用去“教”呢?

    案例:某美术机构在孩子写生的时候,为了怕孩子们不出作业,安排年轻教师做助教,帮助孩子们在其画纸上画出所谓的物象形态写生轮廓,然后,再要求孩子们在教师画出的形态轮廓中,让孩子去勾勒线条。年轻教师这样的行为,看似是在教学与指导,实际的作用是以损伤孩子们内在情感、个人知觉感受为代价的错误行为。

    案例:当下校外儿童美术教师培训中,在为基层美术教师培训所谓的水墨表现技法,这样的教师培训后,学到技法的教师再传递给孩子,因此,儿童水墨教学里,就出现了那些让人感觉没有什么意思的水墨作业。

    但凡是将美术教学当做技能教学的教师,都是最愚蠢的人,不是教师!

    但凡认为儿童美术学习是掌握某种技术,完成某件儿童画(或其他作品),都是在坑害孩子。

    儿童期的美术学习、美术活动,是孩子们建立自主思维方法的过程,由此,开启未来人生的基础素养培育课程,因此,当下的儿童美术教学里做损害儿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儿童期的孩子在美术表达中,教师根本不用教什么技术。
     

    作者:李力加(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 【上一篇】尹少淳:少儿美术三大根本 【下一篇】程明太:课堂观察与评课的艺术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