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才华:心里的语文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8-15

  • 心里的语文
     

    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

    一位青年不远千里去找一个老玉石家学习玉石鉴定。

    第一天,老师傅随手拿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开始给他讲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开始讲,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第二天,仍然如此……几个月过去,老师傅每天都叫他捏紧一块玉,从中国历史讲到风土人情、哲学思想,甚至生命情操……老师几乎什么都讲授了,关于玉的知识却一句也不提。

    有一天,青年终于鼓起勇气,请求老师傅开始讲玉的学问,不要再教那些没有用的东西。老师傅听了,仍然像往常一样,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正要开始谈天的时候,青年大叫起来:“老师,你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老师傅笑起来:“你现在可以开始学玉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也多次向我身边的老师推荐它。因为,我以为,它对我们的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着极生动又极深刻的启示。

    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太功利了。我们的课堂,总在考量“有用”还是“没用”,总是急匆匆奔了“有用”而去,无暇顾及那些“没用”的“胡思乱想”、“旁逸斜出”,对那些“没用”的图片、音乐、影像更是避之若浼。殊不知,语文的世界无限广阔:她可以在朗照的红日里,也可以在飘飞的雨雪里;她既歌颂橙黄桔绿,也吟咏老树昏鸦;她可能是清风徐来,但也可能水波不兴……从来就没有“遗世独立”的语文。

    林清玄先生在故事最后说: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懂,而独独懂玉的,因为玉的学问与历史、文化、美学、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关系。这个世界的学问,不必把有用和无用分得那么明白的。如果我们的孩子感受不到红日之灿烂、雨雪之霏霏,看不到四季的轮回、世界的变迁,体察不到清风的温柔,谛听不到水声的婉转,哪里还会有语文的存在和生长?

    佛家说,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语文,又何必把“有用”、“没用”分得那么清楚?

    我们的语文教学,太贪图“快捷”了。我们错解了“高效课堂”,总希望拽着孩子的手“赢在起跑线上”。我们火急火燎地问,急不可耐地引,字词句段篇,环环紧扣;听说读写书,步步紧跟……哪知欲速则不达,我们做的是夹生饭,学生吃了怎不会消化不良?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曾说:“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这就好比新买的钢精锅,锃亮锃亮的,放在灶上煮饭,经过三五个月的烟熏火燎就变黄了。再过个把年,又进而变成褐色。几年后,锅底甚至变成黑色的了。学习语文就跟“熏锅底”的情形差不多。”是的,语文是靠“熏”出来的,急不了,快不得。要知道,老师傅的那一块玉,青年可是捏了几个月啊。

    我们的语文教学,太“粗糙”了。我们常常依了习惯,随了经验,不肯潜进语文的深处,倾听她的声响,触摸她的温度,总是和她冷冷的“隔”着,教着些自己也未必动心、未必相信的所谓“语文”。

    《蒙娜丽莎之约》的教学研讨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按图索骥”,只为完成“导读要求”的教学建议;有的建议“学以致用”,突显略读课文教学特点……轮到一个前辈发言:题目中“约”字深有意味啊。约前的焦急等待,见时的倾心晤谈,约后的绵绵念想,不正好应了文章的情感脉络吗?学生的好友之间呢,放学同归,周末踢球,假期游玩,不也有这“约”的生活体验吗……大家听了,才猛然发现自己对文本的感觉实在太粗糙、太教条了。好好一个“约”会,被“无情人”给错过了。

    其实,这有情之“约”,何尝不是青年掌心与玉那数月如一日的抚摩、把玩?这有情之“约”,又何尝不该是老师、学生与语文三者之间的耳鬓厮磨,推心置腹?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心里的宝玉》。是的,宝玉的鉴定,不单靠手掌,更靠心灵的感应。这样的鉴定,无招胜有招;这样的“宝玉”,任谁也夺不走。

    那么,我们可否把语文教成“心里的语文”?

    是的,我们可以和老师傅一样,微笑着把自己珍爱的、抚摩过千万遍的“语文”那“一块玉”,轻轻地放到孩子们的掌心,然后拉着他们的手,从容地伴他们看日升日落,海阔天空。

     

    作者:彭才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广东名师)

  • 【上一篇】陈 琴:“素读”经典课程所解决的母语教学问题 【下一篇】孙双金:我的作文教学观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