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琴:“素读”经典课程所解决的母语教学问题
  • 作者:千课万人  发表时间:2016-08-15

  • “素读”经典课程所能解决的母语教学问题
     

    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上午就和老师们分享一下我的教学体会——“素读”经典课程所能解决的母语教学问题。首先,我们要看一下什么叫“素读”。

    那我们来看一下“素读”这个词语的概念。“素读”这个词是93年的时候我在日本的一些教育学者的文集里面看到的。93年的时候,我已经参加工作3年,那时我不会教语文,一个很偶然的机遇,我接触到素读这个词。在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的教育文集和七田真的教育文集里面,我发现了“素读”这一概念。他们是这么定义“素读”的:素读是中国古代的教学法。而在我参加工作之前,我一直认为中国古代就是私塾教学,但是我对私塾里面是用什么方法教学的却一无所知。然后经由他们的这些文集,我开始关注中国古代的一些教学。

    我们先看一下七田真先生是怎样定义“素读”的:“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这种方法适于诵读经典作品,提倡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只求诵读求熟记,不做深入的解读。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这一段话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要用这种方法;第二,基础教育阶段要用这种方法,那么等到高等教育阶段还用不用这种方法呢?我觉得他应该是屏蔽的——不用。就是在基础教育用上这种方法之后,让大量的经典文本成为孩子的肌肉记忆。也就是说,将你这辈子想忘都忘不掉的文本刻在一个孩子的记忆深处。

    七田真讲到犹太教育,孩子在6岁之前一般每天都要接受6—10个小时的智力训练。这个智力训练不像今天中国的孩子,接受脑筋急转弯、画画等等,而是每天必须有3个小时以上是在他们的智者或者先知(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老师的人)的带领下要诵读《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等经典。他说《塔木德》就相当于我们的《老子》一样。实际上现在市面上都有了《塔木德》翻译本,它跟《老子》相比还是差了很远,最多相当于《孙子兵法》。等到孩子14岁或16岁接受犹太洗礼的时候,牧师就打开其中的一页,比如他说:《老子》。你就要开始背:《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然后你要一直背,比如说《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你要一直背到到《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你中间停下来怎么办呢?对不起,你的洗礼不能完成,你明年再来。犹太教育直到今天都是这样。我已经接触了很多在研究犹太教育的人,他们都在关注犹太教育的基础。他们的基础性就是跟中国古代私塾里的教学法一样的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大量的经典文本放进课堂里面,然后让孩子整本整本地背诵。但是它强调的是:纯粹的读。可是我后来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对这个字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因为我们的教学质地性跟他们以前不一样,他们所强调的纯粹的读实际上是他们解决了小学问题之后纯粹地读经。解决了哪几个小学问题?一个是文字学,一个是音韵学,一个是训诂学。把这三块放在小学,人生最初的识字阶段的前两三年,解决完了之后,再进入到经史,就是三字经所说的:“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把小学全部读完了,再进入到《四书》。这是一个理念,正因为这样一个理念,我20多年来在我的课堂上用上这个方法。目前,包括我的弟子在内,在全国各地能够担当起这个课程的老师总共是58位,每一位老师实践过去之后都觉得非常有效果,而且解决了许多难题。

    我今天在短短的时间里面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素读经典能解决什么问题。它首先解决“教什么”之难。“教什么”不是我们老师的主观臆想,或者由一个群体认为我们这一个民族的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教。其实在中国古代对此都是有规定的,而且写进了一本重要的书——《礼记》。《礼记》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学记》,《学记》1200多字,在里面规范了我们作为学生在学生时代最起始的阶段应该读什么东西。就是这六个字——“念终始典于学。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当年武丁统一了国家之后,问他的宰相傅悦(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里面的傅悦,他原是一个建筑工人,后来成了武丁的宰相):要统治一个国家,要把一个国家建立好,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傅悦跟他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武丁问:“教学为先,我在学校里面教什么呢?”傅悦说:“念终始典于学。”也就是说,在学校里面有一门课是不能缺少的,这也就是朱自清先生后来说的“经典训练的义务”。那么这一门课是什么?就是“念终始典于学”,自始至终要让学生向经典学习。因此我们就会看到孔子、老子、孟子基本上都没有编过教材,以他们当时的地位,他们都是有很多学生的,尤其是孔子,他说自己是“信而好古,敏而好学,述而不作” 。他把“大六经”全部重新经过自己的审编之后编辑成“小六经”,比如说像《诗经》,3000多首诗,他编辑成305首诗给他的学生读,但他自己没有编过教材。他始终认为(就像老子说自己一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历史是一张复写纸,我们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突破度始终是有限的。人类在两千多年前,在一个大时代里面,人性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上都已经奠基了。所以先把历史的东西学好,然后再去发明、创造。这是一个教材的规范。比如说,像这首诗,有一次我跟鲍鹏山先生聊到这一个问题,后来他还写了一篇文章。我说:“同样是讲月儿的诗歌,我们可以把《静夜思》当成经典,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种儿童诗是童谣里的经典,但是真正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永久性影响的文字一定是《静夜思》。”某一天,当一个孩子长大了以后,在异国他乡,他也可能会像李白一样在异国他乡的井眼边徘徊,饮水思源,他抬头看到的月亮一定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他一定会这样说:(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一定不会说:“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个七八十岁的老爷爷,他会不会说“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从他的记忆深处冒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差别的。尽管都是很美的文字,但是有一些文字是适合浏览、阅读,它不一定适合记忆。所以《静夜思》是经典。

    陈琴小学“素读”经典课程要求“教化理性”回归:以古今中外之经典为主体,课内求记诵积累,课外求海量博览;变革目前少慢多费的语文教学模式,整合教材内容,将“素读”课程常态化,通过六年正式的语文课时,完成“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能写千万言”的教学训练,最后实现“化识成智,养正开蒙”的功效。“素读”经典课程在整个小学阶段是基于“灵性开发”的理念:相信美好的文字是修正下品的良方。中国古代有一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们以前对这句话进行了批判,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面有一篇是专门对家长说的话。他说:“你要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如果你的孩子是学困生,千万不要把他带入一对一的题海战术的班补中,要让孩子阅读阅读再阅读,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实际上就是中国最简练的语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们与生俱来的很多的短和弱,可能很多方式都修正不了,但是文字可以修正它,通过阅读可以修正它,把所有的下品都可以修正成上品,这一定是有用的。要不然我们学校的公德性、功效性就会大打折扣。比如说,像这样的文字:“《老子第三十六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我们可以让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从《老子》第一章背到《老子》第八十一章,但是这几句话你说他懂不懂?你稍微和他讲一下,字面意思他就懂了。至于他懂到何种程度,懂到多少层境界,这要他以后经过人生历练之后才能够获得的功效,我们不需要去验证他。但是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懂了,有一天如果他和别人打架,你怎么样说他呢?“胜人者有力,只是证明你孔武有力;自胜者强,战胜自己的弱点你才是强者。所以强者永远不是说对别人进行攻击才是强者,强者永远是自我战胜的人。战胜自我的弱和短,这才是强者。”所有的东西孩子都会懂的,只是我们有一些文字没有进入到他的灵魂深处,我们没有用这种像诗一样的语言去跟孩子交流,没有启迪孩子的诗性。因此,我们的孩子显得卑微、琐碎,很多时候我们就没法跟他交流。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的精神已经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就会记住《黄帝内经》所说的这句话“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什么今天很多的孩子不仅语文没学好,精神也没有长丰满。所以当小学、中学毕业,就已经有很多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其实我们关注一个班级里面就会发现,很少一个班是全部健健康康的,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心理上都是有问题的。这个原因在哪里?就是我们的孩子不会自处,心无安放处。不仅仅是我们成年人的问题,孩子也出现问题。当我们的孩子读这样的文字的时候,他一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这样的经典读本——《幼学琼林》,这是中国古代6岁之前的孩子读的书,开篇就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这么几句话就告诉孩子,天地间都是一股气,连天和地都是气形成的,因此我们会觉得培养孩子的气质非常重要。当他以后再去读《孟子》的时候就会知道,孟子为什么会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个气为什么对孟子那么重要?人活一口气为什么那么重要?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已经有这样的文字了。《幼学琼林》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少儿百科全书。有一句话说:学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知天下,读了《易经》闯天下。你看看这样子的文字:“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北京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你看,北京的称号就出来了);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南京的别名又出来了)。 浙江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郡,又曰吴皋。”那么浙江杭州为什么有一个武林广场?这就是典,这就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训诂学。通过这样的朗朗上口的文字告诉孩子:“江西是豫章之郡。”所以我们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懂得“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它都跟豫章故郡这一代的人文典故有关系。如果我们的孩子一开始就没有这种文字,没有这个基础,他再去读《滕王阁序》,我们到了高中再来教《滕王阁序》,你就会发现,一个字一个字的解读就会极其困难。那么,我们的省属是怎么来的?“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分。”非常好的地理位置都告诉你,五湖是怎么来的?五岳是怎么来的?怎么命名的?这些文字都非常好。《幼学琼林》一本书读完,可以完全覆盖今天我们在小学给孩子上的地理课、历史课,甚至语文课里面涉及到的人文典故。

    每一次接一年级的学生,第三天我一定会教这首诗歌给孩子,这是经典,是外国的经典,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经典,也是全世界的经典。但是我们到什么时候让孩子学呢?一般的人是高中或者初中接触这首诗,我在孩子入学第三天,从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来到课室里面的第三天,把这首诗教给他。第一天我教郑板桥先生写给他儿子的一句打油诗,后来经过叶圣陶先生把它改编成“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爹娘,不算是好汉。”我就为每一个孩子打字打了很大的字,以前没有打印机的时候,我就写了很大一张纸,写着“靠天靠地靠爹娘,不算是好汉”。每个孩子用十几分钟把这首诗背下来,回到家里把这个纸条贴在最醒目的地方,床头也好,门前也好。你就会发现第二天,我们班回来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背着书包进课室,别的班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进课室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记得“靠天靠地靠爹娘,不算是好汉”。第三天就教这首诗。怎么教呢?为什么要教这首诗?因为孩子来到班级,一开始大家还相安无事,一个星期之后就经常会打架。小孩子处在一起,实际上就像小动物一样,总会碰撞。第二个星期你就会发现,有孩子来说:“老师,他踩我脚了。”“老师,他扯我头发。”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来告状,你有审不完的官司,这是做班主任最头痛的。但是,怎么让你的孩子形成一种大格局?你又不能跟他说:“你怎么老告状啊?”“不用告状,没关系的,只是打了你一下。”这种话不能跟孩子说。然后别人打了他,你又不能跟他说:“是哪个孩子打你,把他叫过来批一顿?”如果用这种这种方式处理。你就会把孩子拽入一种非常琐碎的,很世俗的一种环境里面,这种心灵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如果你把这首诗教给他,下一周一定会有孩子来告状:“老师,刚才上早操,他打了我一拳。”你一看他活蹦乱跳地进来,打了一拳什么事都没有,你就怎么跟他说?对全班同学说:“(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亲爱的呀,将会成为亲切的回忆。”来告状的孩子,99%也会唱着将会成为,将会成为亲切的回忆,回到座位上坐好了。除非他是三生不幸,与生俱来的小鸡肚肠,前生的前生都带了极其狭隘的心理,一般的孩子你问他刚才告了什么状。他一定会说:老师,我忘记了。我们要的就是他这一句忘记了。像这样的诗歌孩子懂不懂?对于五六七岁的孩子,他可能懂得大概的意思。但是,你经常在课堂上用,他就懂了。

    而且,像这样子的名字,我们也用歌诀体将它读出来:“亚历山大点谢尔盖耶维奇点普希金。”我们在四年级还是五年级的一篇文章里有一个基础训练,语文教材里面有个作者的名字叫阿·费尔斯曼,考他的一个格言,要求将他的名字完整地填下来。很多孩子就把点(·)给省掉,点省掉了每个孩子扣一分,全班50个孩子每个孩子扣一分就不见了50分,因此你的平均分就比别人少了1分。如果你这么跟他说:(唱)亚历山大点谢尔盖耶维奇点普希金。三遍,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了。

    第二个能解决的问题。经典“素读“能解决长期以来识字教学中的少、慢、多、费的老大难问题。1、汲取先辈的优良教学方法,采用读书识字法(是先读书再识字,是边读书边识字),将读写分步走:先读后写,先识后用,先仿后能。比如说,我们一年级的时候教孩子《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首诗歌你稍微讲一下孩子就理解了,连老鼠都讲脸皮,一个人不讲礼仪还不赶快去死。古人是这么骂人的。孩子读完并懂意思以后,我们甚至可以以诗译诗的方式把古代诗和现代诗都交给孩子:看那老鼠都有皮,做人怎不讲礼仪。要是做人没礼仪,为何不死还活着?孩子基本上能懂意思。最后全班集体仿写《相鼠》,我试过三届的学生,他们都能够仿写出来。相鼠有毛,人而无聊。人而无聊,鬼哭狼嚎。这是一年级的孩子写的。相鼠有嘴,言而有悔。言而有悔,不如做鬼。”他的语言文字一开始没有那么精炼,老师在上面稍微给他点拨一下,他下一次就能做到了。比如像《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多好的诗歌,小孩子读后仿写,他仿写什么?毛毛虫。“毛毛虫,软软兮;宜尔子孙,欢欢兮。毛毛虫,长长兮;宜尔子孙,棒棒兮。毛毛虫,茸茸兮;宜尔子孙,吱吱兮。”把毛毛虫的形态、各种有趣的东西都仿造出来。最重要的是,他会用“宜尔子孙”。中国古代的伦理学,最基础的最后被儒家传承得最经典的一个伦理天德就是“宜尔子孙”,我们都不是为当下自己本身活着,要为子孙后代活着,有益于子孙后代的事才去做。这样的人文理念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就能够扎下根。所以,这样的文字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2、吸纳传统的优秀读本,补充当代趣读本,极大地拓展识字面,解决疑难字、生僻字的识读问题。我们今天让孩子用六年的时间认识3000个常用字。但是非常用字呢?许慎在《说文解字》收纳了9383个字,这些字叫做常用字,但还有更多的字,中国文字库里面一共是九万多字。但是我们今天的孩子的接触面只停留在两三千字。只有两三千字的词汇量,孩子是读不动深刻的哲学读本和人文读本甚至先秦时代的一些读本的。现在很多人之所以读不动经典就是因为识字的障碍。比如说,通过《诗经》,我们可以让孩子认识多少个字。像《诗经·唐风·杕(这个字读di)杜》: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你看,我们的踽踽独行的成语就来自于这里。这样的文本给孩子,一节课至少可以读两首诗,把字面意思讲一下,然后带着学生以吟诵的方式、有节奏的方式、歌诀体的方式反复地读,一堂课下来学生积累的东西就会多了。你每一个星期用200分钟带着孩子诵读,剩下的时间来上教材,你照样可以突破教材的内容。

    还有一个能解决的问题,解决写字教学中“书法”之难。今天的孩子写字非常地困难。所有的人下笔都是杠杠型的,没有书法体的,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读字帖的时间。以前的人读书讲究一个读本,学本跟读本是一体的,教本跟学本是一体的。让孩子读什么?采用“读写一体”的诵读本,减少学生过早过多识读印刷体所造成的书写难度。为什么今天的孩子下笔写的字就像木头棍子搭起来的,没有起笔没有落笔,连起码的笔锋都没有呢?它是有原因的。因为读书法体的课本,每天都在读贴,学生开笔写字便是“法乎其上”亦悟乎其上,避免今天不读贴或无时间读帖便练字的弊端。包括练琴也是一样,世界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教琴的老师,他叫铃木,日本的铃木小提琴是非常出名的,它采用的方法就是我们中国的速读法。每一个孩子来他这里练琴之前必须把今天教的曲子背得滚瓜烂熟,然后才可以接触琴弦,如果谱子背不熟是不能去摸琴的。可是你看我们今天学的所有乐器,一上来就让孩子动手,而谱子却不能从孩子的嘴巴里面读出来,因此我们的孩子学一门乐器很费工夫。那么我们学书法也是一样,我们的孩子没有时间去读帖,于是一下笔我们就让他照着去写,他就写不了。但在中国古代不是这样的,我们读的书都是这样的书,这是褚遂良先生的《千字文》。学汉文的日本人做得比我们好。我经常在关注日本汉学的教育,他们把中国古代的书法体,颜真卿、褚遂良所写的《千字文》、《论语》等古代的一些读本用高仿的手段印出来,给孩子读。孩子读的全是字帖,所以一下笔,老师稍微一指导,他的书法就解决了。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请书法家写了书法,编了一本教材,把这样的诗全部放进去。很多老师到我班上去说:“陈老师,你班的孩子个个都是小书法家,怎么书法写得这么好?”其实,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给他们读的读本很多时候是书法体;第二是我们有专门的书法老师每周教一节课,我自己的字写不好,但是我会请最高的老师来教他们。所以他们的书法就特别好。一个小学生,能读书,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下笔能成文,你还担心他以后初中的语文成绩吗?你根本不用担心他一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个,素读经典课程不能回避考试,有效解决教材与素读经典课程的整合之难。比如,我一般只用四分之一的课时教教材,但我在时间分配上很讲究。像汉语拼音教学,一般老师是用8个星期,我一般只用两个星期。节约出6个星期的时间,这6额星期不仅是时间上的节约,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灵上的抚慰。为什么?因为我们用8个星期来教孩子学拼音,学的都是枯燥乏味的东西。一个孩子兴致勃勃地成为小学生,结果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把他的兴致消磨地已无踪影,我们用两个月的时间足以摧毁一个孩子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两个月的汉语拼音教学,孩子读的都是这样的:单韵母aaa你教两个单韵母就要用掉一节课,有的甚至要花上一星期,教一个星期孩子还是不懂四声。我怎么教呢?我就看着图片,用手指着来:“娃娃,韵母aaaa,蜗牛,韵母oooo,白鹅,韵母eeee我自己是没有学过汉语拼音的,我是参加工作之后,我的校长让我带一年级,我说自己不会教汉语拼音,他就给我一个录影带让我听着学。结果一个星期不到我就发现,汉语拼音就这么简单。我发现汉语拼音是注音工具,不是文字。它不是阅读文字,我们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来教。它既然是经常用的工具,我们就把它当作工具来用。所以我这样教孩子,当他指读已经会了,看到娃娃,会说韵母a了,那我就这样教他背:“aoe iuüaiei……”背熟了以后,声调也这么背。背声调的时候就举起手来ā á ǎ à ō ó ǒ ò,手跟嘴巴一起动,所有的四声都要背。声母也是这样背:“爸爸,声母b b b b,扑克,声母p p p p,母女,声母m m m m包括韵母歌、声母歌等全部背熟了,四节课不到孩子就全部会会背了。但他还不太会认,更不会拼读。于是我们的教材这样教,ma怎么拼读?它有一个口诀——前音轻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你就会发现你在课堂上教孩子前音轻,做出发m的口型,但是不要把m的声音发出来,结果我们的孩子全部乱七八糟的。一节课下来老师的声音也嘶哑了,学生还学不到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个是训练播音员的口型,我们说做出发声母的口型又不发声母,那学生怎么能接受到。我就不要他这套,我就让学生跟我读:“声母m,韵母a,组成音节一声ma,妈妈。妈妈妈妈好妈妈,妈妈爱我我爱她,妈妈把我抚养大,我最爱我好妈妈。声母b,韵母à,组成音节一声,爸爸爸爸好爸爸,爸爸教我学文化,我已学会识字啦,我最爱我好爸爸。声母y,韵母a,组成音节一声鸭,肉香味美属烤鸭,注意冷热保护牙,热心助残盲聋哑,比赛名次分冠亚。鸭牙哑亚。”一节课下来学生至少要学会三首儿歌,那么他至少会认识多少个字?能力强的,二三十个字是不成问题的,能力弱的,哪怕是弱的不得了的,他至少会认识妈妈、爸爸,所有的汉语拼音反复地读过之后,你就会发现三四十首儿歌他全都会拼了,他见到所有的拼音都会拼了,而且他会觉得兴致盎然,用我们交给他的歌诀体打着节奏学习。

    小学阶段的母语素养在这四方面下功夫: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每天练字20分钟,中年段以上开始每天写一则日记,每周诵读两百分钟。每一周才诵读两百分钟,6年时间13万字可以轻易地背诵下来。我们到三年级开始学习写文章,读了《秋声赋》,许琳朗同学就仿写《春声赋》,因为我们读《秋声赋》的时候是春天。她说:琳朗方夜写作,闻有声自东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此声淅沥以萧飒,如波涛夜惊。 ’予谓母:‘此何声也?’母曰:‘ 四无人声,声在林间。’予曰:‘噫嘻,欢哉!此春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春之为状也,其色鲜艳,五彩缤纷;其容清明,天高日暖;其气温也,万物复苏。故其为声也,淅淅沥沥,潇潇飒飒。春时,丰草绿褥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悅。夫春,百鸟争鸣也,于时为阳。长以温顺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胡为予来哉?’妈妈莫对,垂头而睡,但闻树林鸟声唧唧,如助予之提问。——于甲午年四月某日,浙江许某记。”他把这篇文章写给他妈妈,说:“妈妈,你帮我改一下。”他妈妈说:“哎呀,女儿,你的文字我读不懂,你拿回去让你们陈老师改吧!”我说:“一个字都不用改,这是她的处女座,仿写《秋声赋》。”当一个孩子把文字读得足够好的时候,是不用担心他的作文的,所以我现在在带弟子的时候经常说: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作家不是某一个大师教出来的,都是靠自己多读写出来的,多读后学生就下笔如有神。我现在带的一个弟子,他也是我的助手,他原先没有和我在一起,到四年级这个学期的时候,他经常和我说:“师傅,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你的教学法,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读出来的。”当孩子读到足够多的东西的时候,下笔全是经典,信手拈来,随手引用的东西基本上你不用担心。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有些孩子下笔还是文言,我们现在很多孩子写不了文言,但是你知道吗?高考的状元文章、满分文章,基本上都是我们明清时期的白话文章。你到网上去搜一下就知道。文言决定高考的成败,这个我是有论据的。我弄了500份高考的卷子来分析,最后发现,所有文言基础强的孩子高考基本不会吃亏,因此,我们编的这些文言读本是保底的,七八万字,孩子在六年的时间全部都可以学会。

    最后我要讲一下我们的“乐教”,素读经典课程能唤回母语的“乐教”理性。什么叫“乐教”?给大家看一下孩子们是怎么读书的,像《诗经》,整本《诗经》背下来,305首,我的学生能背280首左右,你看他们是怎样背书的。(孩子吟诵视频)这是吟诵,还有一种是这种歌诀体,现在它被叫做陈琴歌诀阅读法。(孩子以歌诀体形式背诵《兰亭集序》)他们肚子里面的诗文将近有9万字,基本上变成了肌肉记忆,我在课堂上上课一般不敢随便引用。我一说庄子,我说:你看庄子写的《逍遥游》是怎么说的呀?”学生就马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他们会把整篇《逍遥游》全部背完,停都停不下来,说不背完就不舒服。读书哪有这么困难呀,读书是很快乐的事情。

    至于是怎么读书的?我知道“千课万人”下一期有专门讲吟诵的内容,我到时候还会来讲,所以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我今天就不讲了,放一个悬念,就是中国古代的读书法——我们的读书歌怎么样回归到我们的课堂?谢谢大家,以后再分享。

     

    作者:陈  琴(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特级教师)

  • 【上一篇】吴永军:基于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彭才华:心里的语文
    • 最新通知
    • 最新图片
    • 精彩文章